TAKAO 599 MUSEUM

高尾山的奇珍异宝

Plants

高尾山位于暖温带和冷温带气候的交界处,因此两种气候带的植物在此混杂生长。山中野生植物种类繁多,随着四季变换,游客可观赏到各类花朵的缤纷芳姿。高尾山中已确认的植物种类多达1600余种,数量与英国全国的野生植物种类相匹敌。在高尾山首次发现的植物亦是种类丰富,包括高尾紫罗兰及高尾糙毛蓝刺头等在内,约60种之多。

  • 大丁草 菊科
    大丁草
    大丁草 菊科
    生长于向阳的草丛地带,多年生草本植物。
    特点是春秋二度开花,从春到秋,外观戏剧般地发生变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植物。
    春天,株高约为15cm,开白色小花。
    花瓣内侧缀有淡紫色,亦有「紫色蒲公英」的别名。
    叶也与蒲公英的十分相似,叶端钝圆,呈铲形。
    到了秋天,茎会长至60cm长。
    花落之后,花蕾依旧留在顶端,这是自授粉的种子结出的闭锁花,它被包裹在柔软的绒毛中。
    这样的茎,常多支并列生长,样子像诸侯的仪仗队的缨头长枪,所以也叫「千本枪」(日文)

    ●季节  4月中旬~5月下旬
    ●株高  春季5~15cm 秋季30~60cm
    ●分布区域 1号路、5号路、稲荷山、奥高尾
  • 齿喙苦荬菜 菊科
    齿喙苦荬菜
    齿喙苦荬菜 菊科
    生长于山野草丛、丘陵等开阔地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高尾山向阳的路边,可以看到它。
    折断茎或叶,就会流出微苦的白色乳状汁液,由此得名「苦菜」(味微苦,无毒,舔舐无碍)。
    茎和叶均细长,看上去很瘦削,长长地纵向延伸。
    叶基部具尖刺状锯齿。
    花直径为1.5cm,由5~7瓣舌状黄色花瓣组成。
    茎的顶端分杈,数朵小花无序绽开。
    花瓣偶尔有白色的,叫「白花齿缘苦荬菜」。
    还有的花,具7~11枚花瓣,绕了一圈,把它叫做「花齿喙苦荬菜 」。

    ●季节  5月中旬~7月上旬
    ●株高  20~50cm
    ●分布区域 1号路、5号路、稲荷山、里高尾、奥高尾
  • 野蓟 菊科
    野蓟
    野蓟 菊科
    生长于山路旁、堤坝、杂草丛等光照充足的地方。
    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开紫色花,由于花型为头状花序,数朵小花聚成一朵花,向上绽开。
    直径为4~5cm左右。
    包裹花的花苞(总苞片多层)称为总苞,顶端渐尖,略带粘性。
    叶缘羽状深裂,有刺。
    蓟属植物种类繁多,不易分别,但春夏只有野蓟开花,所以较易辨别。
    据说名为蓟,源于花很美,叶子却带刺,含有「伪装」之意。

    ●季节  5月上旬~6月下旬
    ●株高  60cm~1m
    ●分布区域 5号路、里高尾、奥高
  • 鼠曲草 菊科
    鼠曲草
    鼠曲草 菊科
    生长于田野、堤坝、路边等处,多年生草本植物。
    通常在春夏季开花。
    也有的到了秋天还在生机勃勃地绽放。
    多见于高尾山向阳的林间道上。
    另有「鼠耳草或母子草」的别称,是人们熟悉的春季七草之一。
    味微苦的嫩芽,是做七草粥不可或缺的材料。
    过去的草味年糕里也要加上鼠曲草,但随着香味和口感都略胜一筹的魁蒿的出现,渐渐地就不再用它了。
    叶与茎密被白绵毛,远远望去,银光闪闪。
    初春时节,一眼就能看见从铺满腐叶的地里长出的新芽。
    头状花序密集生于茎的顶端,为黄色筒状花。

    ●季节 4月~6月
    ●株高  20~30cm
    ●分布区域 1~6号路、稲荷山、奥高尾
  • 春飞蓬 菊科
    春飞蓬
    春飞蓬 菊科
    是极为常见的春天开花的杂草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杂草丛生的旷野中也常能看到它。
    原产地北美洲,属外来种。
    据说是大正时期作为观赏植物引进的,后蔓延开来。
    繁殖力极强,不仅高尾山地区,在城市的空地、路旁及全国各地,随处可见。
    花直径约2cm,白色中略带淡粉色,蕾期下垂或倾斜,盛开时,花朵向上。
    花瓣纤细,令人觉得非常纤柔。春天开紫色花,故得名「春紫苑」(日文)。
    特点是全株被生柔毛,茎中空。
    叶片匙形,茎生叶半抱茎生长。

    ●季节 4月中旬~5月下旬
    ●株高  30~80cm
    ●分布区域 1号路、5号路、稲荷山、里高尾、奥高尾
  • 蜂斗菜 菊科
    蜂斗菜
    蜂斗菜 菊科
    常见于山坡林下、溪谷边的草丛林缘中,多年生草本植物。
    初春时节,率先长出花茎(不长叶只开花的茎)。
    这就是「蜂斗菜的花茎」,它恰到好处的苦味,是深受人们欢迎的野菜之一。
    吃天麸罗或烫拌青菜时常常用到它,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山野菜。
    花雌雄异株,雌花为白色,授完粉后,茎迅速长高,种子像蒲公英一样长满柔毛,随风飘散。
    雄花为黄色,开完后就枯萎了。
    茎不在地面向上生长,而是在地下横向生长。
    花谢以后,长出基生叶。
    叶15~30cm,叶柄长达60cm。
    叶片可煮食或油炒。

    ●季节 3月~5月
    ●株高  10~25cm(雄株)45cm(雌株)
    ●分布区域 1号路、4~6号路、蛇泷、里高尾、南高尾
  • 柔垂缬草 败酱科
    柔垂缬草
    柔垂缬草 败酱科
    常生长于潮湿的山坡、林下及溪泽沿岸的地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与秋天开花的苦菜花同为败酱科。
    花蕾酷似扎染,花凋谢的时候,根部又发出新的幼苗,匍匐延伸,由此得名柔垂缬草。
    粗且柔软的茎,笔直挺立,顶端绽开数朵小白花。
    花开伊始,呈浅红色,随后慢慢变白。
    花瓣5裂,雄蕊不太突出。
    叶呈羽状裂开,边缘有波状锯齿。
    初春时,叶片没有锯齿,看上去像是另外的植物。
    花落后,像蒲公英种子一样,结出带毛的籽实。

    ●季节 4月上旬~5月中旬
    ●株高 20~40cm
    ●分布区域 1~6号路、稲荷山、蛇泷、里高尾
  • 假盖果草属 茜草科
    假盖果草属
    假盖果草属 茜草科
    生长在山地潮湿的林下、石隙或沼泽地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最初发现于三重县的稻森山,由此得名(日文:稲森草)。
    高尾山虽广域野生着假盖果草属,但数量不多,且因茎梗短,不太簇生,也是一种很难发现的花卉植物。
    叶径3~6cm,呈卵形。
    长有胎毛般的柔毛。
    1根茎展开4~6枚叶,淡紫红色的花瓣,像漂浮在上面似地绽开。
    花的直径2.5cm左右,顶端5裂。边缘像褶边一样呈波浪状,隐隐地透出精致来。
    依雄蕊位置的不同,雌蕊可有长瓣花和短瓣花2种花型。

    ●季节 5月中旬~6月下旬
    ●株高 5~10cm
    ●分布区域 1~2号路,6号路,稻荷山
  • 婆婆纳 玄参科
    婆婆纳
    婆婆纳 玄参科
    生长在山地林间、沿河一带等潮湿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晚春时期当树木都已长出新叶时开花。开花后结果,果实呈扇形,花萼的形状酷似日本战国时期武将所佩戴的头盔,故在日文中得名“锹形草”。
    花色呈淡淡的紫红色,在茎杆上部的叶腋下开花,一次1~5朵。花直径约1cm,花瓣上有紫色条纹。因为碗状的花冠上有4处较深的裂口,因此看上去犹如有4片花瓣。叶对生,每次2片。叶呈鹅卵形,前端尖锐,叶缘有锯齿。越靠近上部的叶越大,长约3~5cm。茎叶上生有短小的绒毛。

    ●花期 5月上旬~6月上旬
    ●植株高 约10~20cm
    ●分布  高尾山6号路、里高尾
  • 匍茎通泉草 玄参科
    匍茎通泉草
    匍茎通泉草 玄参科
    生长在日照条件良好又偏潮湿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
    经常在田间地埂上大量群生。虽然可以结出种子,但种子的发芽率很低,因此多通过在地面上匍匐生长的茎杆长出根系来繁殖。因为如地毯般大量生长覆盖地表,因此在日文名中带有“苔”字,但并不是苔藓类植物。从根部长出大量叶片,长约4~7cm,呈鹅卵形或椭圆形。
    在叶间长出的茎杆顶端开花,花色呈淡紫色到紫红色,花稀疏。花朵为唇形,长约1.5~2cm。花色为白色的品种在日文中被简单称为“鹭苔”。

    ●花期 4月~6月
    ●植株高 约10~15cm
    ●分布  里高尾、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
SHOW MORE

Insects

高尾山与箕面山(大阪)、贵船山(京都)并列为日本三大昆虫栖息地,栖息着数千种昆虫,因其种类的多样化及与市中心相距不远的交通便利性,作为研究昆虫的圣地,自古以来备受青睐。因其特有的经纬度,在高尾山首次被发现的种类也很丰富,包括如高尾扁齿舟蛾和高尾翘翅天牛等以高尾山命名的多种昆虫。

  • 柑橘凤蝶 凤蝶科
    柑橘凤蝶
    柑橘凤蝶 凤蝶科
    主要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冲绳以及佐渡岛和屋久岛等岛屿。属常见蝶类,幼虫多喜欢庭园树木和矮树篱笆处的柑橘类食草,所以在居民区和市中心的街区经常可以看见它们。所说的「凤蝶」,就是指这一物种。白天在光照充足的树林里或草地上飞舞,吸食杜鹃花、蓟和乌蔹莓等的花蜜。与金凤蝶相比,柑橘凤蝶的翅面黄色较浅,呈黄白色或白色。沿着翅脉(翅面脉状筋络)长有黑线,形成复杂的花纹。后翅(生于两对翅的后下方)下面,长有蓝色或红色的花纹。观察腹部下端可以辨别雌雄,雄蝶长有交尾器,腹部下端稍尖,雌蝶则微圆。

    ●翅展(前翅展开的长度)/65~90mm
    ●成虫活动期/4~10月
  • 金凤蝶 凤蝶科
    金凤蝶
    金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佐渡岛、五岛列岛、屋久岛等地。好栖息于平原乃至山地的草原和水田等光照充足的地方。在城市的公园等地也比较常见。成虫的生活范围,具有明显的地势差异,从平地乃至海拔3000m高的高山带都有金凤蝶分布。白天在青草地飞来飞去,吸食杜鹃花、蓟等的花蜜。幼虫主要以水芹、荷兰芹等伞形科植物为食草。与柑橘凤蝶十分相似,但正如名字所示,金凤蝶的翅膀黄色更深,翅根呈大块黑色,并不带花纹。雄蝶有登峰的习性,并在山顶占据自己的领域,所以山顶附近会有大量的蝴蝶聚集。

    ●翅展/70~90mm
    ●成虫活动期/4~9月
  • 黑凤蝶 凤蝶科
    黑凤蝶
    黑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东北南部以南的本州、四国、九州、冲绳、八重山诸岛等地。喜栖居于阴暗处或树木茂盛的森林中,在城市的公园里和居民区周边等地,也能看见它们。经常出现在高尾山的山路旁。正如名字所示,周身呈无光泽的黑色,尾部突起(后翅下方突出的突起)比其他 凤蝶科的蝴蝶稍短。虽没有格外明显的特征,但这是区别其他相似种的标志。雄蝶后翅下端的内侧,长有红色弦月形斑纹,雌蝶则内外两侧均有此斑纹。白天,常避开阳光,在树林中翩翩起舞,吸食杜鹃花等的花蜜。幼虫喜食芸香科植物的叶子。

    ●翅展/80~120mm
    ●成虫活动期/4~10月
  • 美姝凤蝶 凤蝶科
    美姝凤蝶
    美姝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奥尻岛、佐渡岛、小豆岛等岛屿。主要栖息于丘陵地带的杂木林和山地溪谷沿岸等处。翅膀全部为带有金属光泽的黑色,后翅外缘并排长有月牙形红色斑纹。雌蝶的这一花纹更加明显突出。雄蝶后翅前缘的白色,是区别雌蝶的主要特征,但有时与前翅(两对翅膀的前面部分)重叠,常常无法看到。与黑凤蝶外形极为相似,正如它的名字「尾长」(日文)一样,尾状突起很长。白天在山地溪谷附近翩跹起舞,吸食杜鹃花和轮叶百合等花的花蜜,幼虫喜食臭常山、花椒等植物的叶子。只有雄蝶到河滩水洼或湿地处吸水(喝水),常能看到成群的蝴蝶吸水。

    ●翅展/90~110mm
    ●成虫活动期/4~9月
  • 碧凤蝶 凤蝶科
    碧凤蝶
    碧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和五岛列岛等周边离岛。主要栖息于平原乃至山地森林之中。翅底色为黑色,布有蓝色及绿色亮鳞,角度不同,呈现出多彩的颜色变幻,鲜艳华丽。翅反面为黑色,后翅外缘布有红色新月形斑纹。雄蝶的前翅部分,有无光泽的柔毛,这是区别雌蝶的重要特征。常白天活动,飞舞姿态敏捷俊俏,喜食杜鹃花和针叶天蓝绣球等花的花蜜。幼虫多以臭常山、花椒等植物的叶子为食。在高尾山的山路旁,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雄蝴蝶,吸食山地表渗出的泉水。凤蝶科的雄蝶有一种特殊习性,会沿着固定的路线来回飞舞,被称为「蝶道」。

    ●翅展/80~110mm
    ●成虫活动期/4~9月
  • 绿带翠凤蝶 凤蝶科
    绿带翠凤蝶
    绿带翠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冲绳、佐渡岛、种子岛、屋久岛等地。主要栖息于低山地和山地森林中,也在海岸边的树林等处生活。外形并不十分华丽,黑色的翅膀表面,满布蓝绿色的鳞片,阳光下闪耀着鲜艳的绿色或深蓝色光泽,非常漂亮。也有人说它是 代表日本的美丽的蝴蝶。与外形相似的碧凤蝶相比,绿带翠凤蝶前翅的表面和后翅的背面,嵌有色彩明亮的色带,但也有色带不明显的。雄蝶的活动范围十分广阔,在山顶等处,也能看见它的身姿。常在树林里翩翩起舞,吸食杜鹃花等的花蜜。幼虫主要以椿叶花椒等植物叶子为食。

    ●翅展/90~120mm
    ●成虫活动期/5~9月
  • 麝凤蝶 凤蝶科
    麝凤蝶
    麝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本州、四国、九州、冲绳、五岛列岛、屋久岛、奄美诸岛等地。活动范围极为广阔,从河滩、平原草丛等比较明亮的地方,到树木茂盛的低地和山地森林,都是它们的栖息地。雌雄蝴蝶颜色不同,雄蝶翅膀表面为无光泽、黯淡的黑色,雌蝶翅膀为色彩明亮的黄灰色或暗灰色,黑色的翅脉十分醒目。后翅的内侧有半月状的红色斑纹。幼虫以含有毒物质的马兜铃为食,所以成虫躯干上红色鲜艳的花纹,是它含毒的很好证明。白天活动,吸食杜鹃花、齿叶溲疏、蓟等的花蜜。雄性成虫的身体,会散发出一种芳香味,所以取名麝凤蝶。

    ●翅展/75~100mm
    ●成虫活动期/5~9月
  • 玉斑凤蝶 凤蝶科
    玉斑凤蝶
    玉斑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宫城县南部以南的本州、四国、九州、冲绳及五岛列岛、屋久岛、种子岛等岛屿。是日本体型最大的蝴蝶之一。栖息于平原以至山地树木茂盛、阴凉的地方。后翅有大块黄白色斑纹,故取名玉斑凤蝶。翅缘有数个红色新月斑点,色彩鲜艳,雌蝶的斑纹更加明显。白天在森林周围活跃地飞舞,吸食齿叶溲疏、海州常山、石蒜等的花蜜。幼虫喜食椿叶花椒等植物的叶子。雄蝶在山间溪流沿岸等处飞舞,形成各种各样的蝶道。与雄蝶相比,雌蝶的体型较大。

    ●翅展/110~140mm
    ●成虫活动期/5~9月
  • 青凤蝶 凤蝶科
    青凤蝶
    青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东北南部以南的本州、四国、九州、冲绳及气候温暖地域。主要栖息于平原到低山地的树林等处。明显特征是黑色翅膀上嵌有带状水蓝色花纹。反面各处缀有红色或橘色斑纹,飞舞时不太惹眼。幼虫以城市路边种植的樟树等为食,也常出现在城市周边的公园等处。白天,敏捷地飞舞穿梭,吸食一年蓬、乌蔹莓等各种花的花蜜。夏天,在水洼等处常常能够看到雄蝶成群聚集、吸水的景象。

    ●翅展/50~60mm
    ●成虫活动期/5~10月
  • 冰清绢蝶 凤蝶科
    冰清绢蝶
    冰清绢蝶 凤蝶科
    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等地。主要栖息于平原、山地树林、草地及农田等处。名为粉蝶,实际上,属于凤蝶科,与菜粉蝶等粉蝶科并非同科属。白色的翅膀上,有的地方呈半透明状,黑色的翅脉,清晰可见,令人觉得奇特而美丽。胸部和腹部覆生着长长的黄色柔毛。白天在开阔的草丛处翩翩起舞,吸食葱、紫云英、一年蓬、萝卜等的花蜜。一年中,只在4~5月间出现。幼虫以刻叶紫堇或线裂齿瓣延胡索等为食。

    ●翅展/50~60mm
    ●成虫活动期/4~5月
SHOW MORE

动物

虽紧邻东京市中心中心,除了周边的杉树、桧树等人工林以外,高尾山仍保留有丰富的野生林木资源。南侧斜面生长着橡树等常绿阔叶树,北侧斜面则生长着山毛榉等落叶阔叶树。 如此丰富的植被给各种生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日本松鼠和鼹鼠等约十几种的动物在此生息,探寻着它们漫步也是高尾山的一大乐趣。

  • 日本猕猴 猴科
    日本猕猴
    日本猕猴 Selected
    主要分布于本州、四国、九州。
    群居于青森县北半岛,是世界上生活地区最北的一种猕猴,
    也因「北限猕猴」而闻名。
    主要生活在山地森林里。高尾山地区也有野生的猕猴,
    有时会成群地出现在山道路旁。
    特征是具有绯红的脸和屁股。
    通常是几只公猴与几十只甚至几百只母猴和小猴成群生活。
    如先看见一只猕猴,
    则附近大多还会有其他的猴子。
    属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动物。
    多食植物的叶子和嫩芽、果实、昆虫等,在食物稀缺的冬季,也吃树皮等。
    口腔内的脸颊处长有「颊囊」,
    可将食物暂时贮存起来。

    ●体长/47~70cm
    ●季节/全年
  • 日本野猪 猪科
    日本野猪
    日本野猪 Selected
    分布于本州关东地区直至西部、四国、九州。
    冬天,多栖息在深山杂木林和山林中,很少到积雪深厚的地方。
    毛色灰褐色、浅黑色或茶色。
    幼猪长有条状花纹(看上去像带有花纹的瓜),所以也把它们叫做「瓜坊」。
    常夜间出来活动,用突起的鼻拱翻掘地面,以植物根茎、昆虫、蚯蚓等为食。嗅觉灵敏,通过气味,便可准确地找到埋在土中的薯类等。
    野猪还有一种特殊的习性;喜欢在泥水中洗澡,积水的坑洼地,常成为它的浴池,在那里打滚儿、泥浴,洗掉身上的寄生虫。高尾山的山间路旁,可看到野猪泥水浴的「泥坑」或土地被翻拱过的痕迹。

    ●体长/约140cm
    ●季节/全年
  • 日本獾 鼬科
    日本獾
    日本獾 Selected

    分布于本州、四国、九州。
    主要生活在低洼地带或山林中。
    亦称之为「貉」,但因地域不同,叫法也不同,有的地方也叫(狸),常易混淆。
    它们的形态特征和习性都很相似,但狸属犬科,实际上它们并非近缘。
    另外,日文名为「穴熊」,虽然带有“熊”字,但并不是熊的同类。如同名字寓意一般,它们善于刨穴,前肢长有坚硬的爪子,可以在地下刨挖长达10~20m的隧道,在隧道深处做窝。
    白天几乎躲在洞穴里休息,晚上开始出来活动。
    在山野中来回穿行,机敏活跃,喜吃橡子和果实、蚯蚓、昆虫、青蛙、蜗牛等。

    ●体长/44~68cm
    ●季节/4~11月

  • 日本松鼠 松鼠科
    日本松鼠
    日本松鼠 Selected
    分布于本州、四国、九州。
    但是,由于生存环境的恶化,九州及中国地区几乎看不到它的踪迹。
    栖息于低山森林中,主要生活在树上,也常常跑到地面上来。
    喜欢在树穴或树干上营筑多个球状巢,巢材为小树枝或苔藓,栖居于巢内。白天活动,清晨和傍晚最为活跃,有时也出现在山路道旁等处。以树种和嫩芽等为食,为了确保冬天食物充足,有把大量的橡子等储藏在土里的习惯。
    长长的密厚簇生的大尾巴十分显眼,捧着橡子或核桃吃的样子非常可爱。
    善于在树上攀爬和跳跃,行动敏捷,有时能跳十几米高。

    ●体长/约20cm
    ●季节/全年
  • 白颊鼯鼠 松鼠科
    白颊鼯鼠
    白颊鼯鼠 Selected
    分布于本州、四国和九州的部分地区。
    生活在平原和山林中。作为像滑翔机一样在空中滑翔的哺乳类动物,深为人们熟悉。
    滑翔时,展开裹在身体上的飞膜,在树与树之间飞掠着寻找食物,爱吃树叶、树芽、花和种子等。具有高超的滑翔能力,可风度翩翩地滑翔于100m以上的高空。
    大多生活在树上,在大树穴里或其他有缝隙的地方营巢,白天栖居在巢里,傍晚出来活动、觅食。
    经常出现在高尾山的药王院周边,在配有导游的观察旅行中,它也是不可或缺的观赏动物之一。

    ●体长/34~50cm
    ●季节/全年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 日本小鼯鼠 松鼠科
    日本小鼯鼠
    日本小鼯鼠 Selected
    分布于本州、四国、九州。
    主要生活在山林里。特有的大眼睛,非常可爱,像白颊鼯鼠一样,可张开皮膜在空中滑翔。
    通常,滑翔距离20~30m,有时超过100m以上,空中滑翔能力,毫不逊于白颊鼯鼠。
    一生大都生活在树上,利用树穴、啄木鸟的旧巢、鸟的箱巢等营造巢穴,白天几乎在巢里休息。
    夜间开始活动,在树与树之间穿梭飞掠,以树叶、树芽、果实、种子、树皮等为食。体型比白颊鼯鼠小,白颊鼯鼠体长约是它的2倍,体重是它的10倍之多。


    ●体长/14~20cm
    ●季节/全年
  • 大林姬鼠 鼠科
    大林姬鼠
    大林姬鼠 Selected
    分布于北海道乃至九州全境。
    与日本姬鼠一样 ,日本境内的山野,几乎都是它们的栖息地,属日本固有的野生鼠类。
    日本姬鼠也在树上生活,但是大林姬鼠几乎完全生活在地面上,从不攀爬树木。在地下刨穴营巢,以落在地面的植物的种子、根茎、小型昆虫等为食。
    有在洞穴中储存橡子等树种果实的习惯,且储存量常达普通食量的数十倍以上。
    毛色为红褐色,故在日本称为赤鼠,圆亮的眼睛和硕大的耳朵是其明显的特征,但因属夜行性动物,所以很难看到它。
    后足肌肉十分发达,一天可穿行数公里。

    ●体长/8~14cm
    ●季节/全年
  • 日本姬鼠 鼠科
    日本姬鼠
    日本姬鼠 Selected
    几乎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佐渡岛、三宅岛、屋久岛等日本全境。
    主要在低山乃至高山森林中繁衍生息,是日本具代表性的野生鼠类。
    与大林姬鼠十分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体型较小、具一条比身体还要长的长尾巴、体重比地面生活的大林姬鼠要轻、长有柔软的尾巴和尖细的爪子,多在树上活动。
    长长的尾巴可以保持平衡,即使在藤蔓和细树枝上也能灵活移动。
    活动范围,大约在地上10m左右,属半栖树性,有时也在树上营巢。主要以橡子、种子、昆虫等为食。


    ●体长/6~10cm
    ●季节/全年
  • 史密斯绒鼠(Eothenomys smithii) 鼠科
    史密斯绒鼠(Eothenomys smithii)
    史密斯绒鼠(Eothenomys smithii) 鼠科
    这是日本固有的一种鼠类,主要分布在本州的新潟、福岛县以南以及九州、四国和隐岐、道后。
    这种鼠主要生活在由大山丘连接的高低起伏的山脉中。
    在高尾山,登山缆车高尾山站和1号线路标高350米附近的树林中发现过它们的踪迹。
    这种鼠的毛色,背部是红褐色或黄褐色,腹部则是淡黄色或橙色。
    它们主要的食物是生长在岩石中的草木的果实。
    小小的眼睛和小小的耳朵以及相对较短的尾巴,使它们适宜在地下生活,所以它们属于半地下栖(可以是地上和地下两种空间活动),在森林中的地面挖一个浅浅的隧道或利用岩石的缝隙,在里面用枯草等布置一个窝。

    ●身长/约为7~11厘米
    ●季节/全年
  • 东日本鼹鼠 鼹科
    东日本鼹鼠
    东日本鼹鼠 鼹科
    广泛分布在东北到静冈、长野、石川各县的本州乃至京都、广岛、四国及纪伊半岛的部分地区。
    主要栖息于低地原野、农田及山林等地。
    鼹鼠的特长,莫过于刨穴。
    它可凭借发达的前足,在地下掘出纵横交错的隧道网。
    体型为适合洞穴生活的圆筒型,身体表面覆有不易粘附泥土等污物的天鹅绒般的皮毛。
    定期在隧道里穿梭巡逻,凭灵敏的嗅觉,嗅出蚯蚓、蜈蚣、昆虫的幼虫等气味,并捕食它们。
    在高尾山,经常会看到山状「鼹鼠冢」,这便是它们刨掘时堆积而成的。

    ●体长/12~16cm
    ●季节/全年
SHOW MORE

Birds

可与众多野生鸟类偶遇,也是游览高尾山的妙趣之一。高尾山的野生鸟类约有100多种,是名副其实的鸟之乐土,也被视为代表日本的观鸟点之一。为了繁殖或越冬而飞来的夏季候鸟、冬季候鸟,还有常住高尾山的留鸟,到繁殖期时或圈绳定界时会放出各种鸟鸣声。游客可观赏这些野鸟的百态身姿,悦目悦耳。

  • 铜长尾雉 雉科
    铜长尾雉
    铜长尾雉 Selected
    日本特有的雉(鸟)的同类。
    略大于雉(鸟),雄鸟的特点是尾羽比自己的身体都长。
    与喜欢明亮的雉鸟相比,铜长尾雉喜欢生活在幽暗的树林里。
    由于雄鸟和雌鸟的全身都是茶色羽毛,混杂在树林中,很难发现。
    叫声「咕咕咕」,显得低沉、谨慎。
    它们穿行于树木之间,觅食虫、蚯蚓、草和树种、树芽。
    4月~6月为繁殖期。
    一到繁殖期,平时低调的雄性铜长尾雉也异常活跃起来,「咚咚咚」地拍打羽翼发出声响,宣誓自己的地界。
    在树根或倾倒的树木的低洼处,用树叶筑巢,每巢产卵7~10枚。

    ●体长/雄鸟125cm(包括尾羽)雌鸟55cm
    ●季节/1月~12月(留鸟)
  • 灰胸竹鸡 雉科
    灰胸竹鸡
    灰胸竹鸡 雉科
    野生竹鸡原产于中国南部。
    大正8(1919)年,在东京都和神奈川县放养了20只,从此作为外来种,便在日本全国范围内繁殖开来。
    竹鸡常栖息于平原、灌木丛、竹林、草丛等地。
    从秋天到初春结群生活,主要以杂草、树种、果子、嫩叶或树芽、蚯蚓等为食。
    竹鸡善鸣叫;叫声「扁罐罐--扁罐罐」,特点是声高响亮,作为栖息乡村鸟类的代表选手,它的声音经常被用于电视剧、电影的音效中,但江户时代还不曾有此种鸟类。
    繁殖期为5月~6月,这时,它们会成双结对地活动,在茂密的灌木丛中刨挖浅穴、内铺枯草营巢,每巢产卵7~8枚。

    ●体长/27cm
    ●季节/1月~12月(留鸟)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 斑嘴鸭 鸭科
    斑嘴鸭
    斑嘴鸭 鸭科
    是日本唯一的全国范围内繁殖的野鸭。
    栖息在湖泊、沼泽、河流、水田、公园的池塘和各地的近水边。
    也有的养殖在城市高楼大厦的人工水池里,它们经常成为媒体报道的话题。
    在鸭类中,雄鸟比雌鸟的羽体鲜艳漂亮者居多,而斑嘴鸭却是雌雄同色。
    它们通常白天休息,夜间活动,但近些年来,随着数量的不断增加,在市区公园的池塘等处,白天也能看到很多斑嘴鸭在觅食。
    斑嘴鸭喜食草种,但也杂食鱼和虫子等。
    繁殖期从4月开始到7月上旬,老鸟在近水的茂密枯叶和杂草丛中,用胸前的羽毛铺垫营巢,每巢产卵8~13枚。

    ●体长/61cm
    ●季节/1月~12月(留鸟)
  • 山斑鸠 鸠鸽科
    山斑鸠
    山斑鸠 鸠鸽科
    羽体为红茶色的花纹,与雉相似,因此得名山斑鸠。
    又名山鸠,原活动栖息于山上或田间,现在也在城市的公园里或街边的树上繁殖。
    常停栖在电线上,「kroo kroo-kroo---kroo」不停地低声鸣叫。
    主要以树种果实和草种为食,也经常到饵食台(人们施食的地方)吃人们喂的面包屑或粮谷等。
    山斑鸠几乎常年成对生活,是夫妻关系非常好的鸟类。
    一进入繁殖期,雄鸟为了吸引雌鸟的注意,反复做敬礼的动作,吧嗒吧嗒地急速飞起滑翔做各种求爱行动。
    4月~7月,在树上搭建简单的巢穴,巢材为树枝,每巢产卵2枚。

    ●体长/33cm
    ●季节/1月~12月(留鸟)
  • 绿鸠 鸠鸽科
    绿鸠
    绿鸠 Selected
    全身呈黄绿色,嘴为蓝色,特点是颜色鲜艳漂亮。
    雄鸟与雌鸟基本同色,只是雄鸟的双翼覆有紫色羽毛,较易分辨。
    绿鸠是栖息于森林中的鸟类,常在麻栎、枫树、水楢等枝叶繁茂的阔叶林中成群生活,它们绝不到开阔宽敞的地方活动。
    吃橡子树种、新芽、果实等。
    夏天到秋天,为了汲取盐分,成群结队地飞到海边喝海水或到山里喝些含有盐分的温泉水。
    到了繁殖期,雄鸟就寂寥地一直「噢-啊-噢-」地长鸣。
    6月左右,用小树枝或藤蔓在树上营造,巢为碟状,每巢产卵2枚。

    ●体长/33cm
    ●季节/1月~12月(留鸟或漂鸟)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 原鸽 鸠鸽科
    原鸽
    原鸽 鸠鸽科
    在公园或神社等地,随时可以看到它们,原本是欧洲野鸽,经品种改良后,成为野生信鸽,属外来种。
    体羽特点是:颈部有耀眼的紫色和绿色的羽毛、翼羽上有2条黑线。
    但经品种改良后,双翼有黑、灰、棕等各种颜色。
    鸠鸽与其他鸟类明显的不同在于,大多数的鸟类,喝水时都会先含一口在嘴里,然后仰头喝下,而鸠鸽可以直接用嘴啄水喝。
    育儿方面,雄鸟和雌鸟都能从嗉囊中分泌出鸽乳以哺养雏鸽。

    ●体长/31~34cm
    ●季节/1月~12月(留鸟)
  • 鹭科 鹭科
    鹭科
    鹭科 鹭科
    是夏天只在日本繁殖的鹭的同类。
    栖息在近低洼山地的幽暗沼泽林中,成对或单独生活。
    身体为深茶色,雄鹭与雌鹭颜色相同。
    白天多在草木繁茂处休息,到傍晚时,便飞向河溪、池塘等有食物的地方,觅食蚯蚓、小龙虾、青蛙、鱼。
    栗鸠感到危险时,会把嘴朝上,一动不动地直立着,采取这种姿势,是想将身体模仿成树枝形状。
    繁殖期在5月~7月之间,雄鹭会不断地发出「bo-bo-」的粗声,引诱雌鹭。
    在近沼泽地的树枝上,用小树枝筑成碟状巢,每巢产卵4~5枚。
    孵育完幼雏后,便飞往东南亚越冬。

    ●体长/49cm
    ●季节/4月~9月(夏候鸟)
  • 夜鹭 鹭科
    夜鹭
    夜鹭 鹭科
    在平原和丘陵的山林中,与其他鹭类一起,成群生活繁殖。
    它们白天过着集群生活,到了夜晚,便去河川、沼泽和水池边等处,瞄准鱼、青蛙和小龙虾等,待它们靠近时,快速用嘴衔住猎食。
    雄鹭与雌鹭颜色相同,也有人觉得它们与企鹅相似。
    长成成鸟后,头后面长出2根装饰羽毛。
    第1年的幼鸟,长相与父母完全不同,茶色的身体上,缀有白色的斑点花纹,看上去简直象另外的鸟类,故被称作星鹭。繁殖期从4月下旬到8月。
    在群落的树上,用干树枝筑起厚厚的巢,每巢产卵4~6枚。  

    ●体长/57cm
    ●季节/1月~12月(留鸟)
  • 苍鹭 鹭科
    苍鹭
    苍鹭 鹭科
    是日本可看到的最大的鹭。
    体型瘦长,脚和颈均甚长,是极为细瘦的一种鸟。
    雄鸟和雌鸟的体羽颜色相同,都是蓝灰色。
    成鸟头上长有黑色的装饰羽毛,但幼鸟没有。通常栖息于海岸、滩涂、江河、湖泊、沼泽、湿地等水域岸边,在高尾山的浅水边也时常能够看见它的身姿。
    白天群栖,从傍晚到早上捕食。
    猎物以鱼、青蛙、小龙虾为主。
    有时也捕捉一些蛇、老鼠或雏鸟等。
    可娴熟地抓住小鱼,大鱼则用尖尖的嘴,插入鱼体猎获。
    为了繁殖,它们结群栖居,在林中高高的树上,用树枝营筑很大的碟型巢。
    繁殖期为4月到5月上旬,每巢产卵3~6枚。

    ●体长/93cm
    ●季节/1月~12月(留鸟)
  • 白鹭 鹭科
    白鹭
    白鹭 鹭科
    虽然白色的鹭称为白鹭, 但白鹭是其中最小的鹭。
    大小依次为大白鹭,中白鹭、 白鹭。
    并且,白鹭的特点是鹭嘴的根部和脚趾呈黄色,这是区分于其他鹭的主要特征。
    它生活在湖泊、沼泽、 水田、 池塘和潮汐等处,城市的近水边也会看到它的身影。
    为了繁殖,它们与其他的鹭类混居于杂木林和竹草丛等处,结群栖居。
    一早晨便飞向近水边有食物的地方。
    傍晚,回到群落里。
    喜欢吃鱼、青蛙、水生昆虫等。
    它们会进入到河流的浅水处,舞动双足,赶出隐藏在水中的猎物并抓住它们。
    繁殖期从4月上旬开始到8月。
    营巢于树枝上,巢材为干树枝,巢为碟状。
    每巢产卵4~6枚。

    ●体长/61cm
    ●季节/1月~12月(留鸟)
SHOW MORE

Others

具有丰富植被的高尾山,除了上述介绍的生物以外,还拥有着众多堪称珍宝的生物资源。在这里介绍一下与朴素的颜色相反,鸣声优美响亮的“伯氏树蛙(日本名:河鹿蛙)”、身披珠宝般美丽的浅绿色外表的“黑側绿姬鬼蛛”等。

  • 东日本蜥蜴 石龙子科
    东日本蜥蜴
    东日本蜥蜴 石龙子科
    分布于除北海道、伊豆半岛以外的本州京都―和歌山县以东地区。曾被认为是与分布于西日本的日本蜥蜴属于同种,直至2012年,始判定它们并非同种,并把东日本地区的种类,命名为东日本蜥蜴(西日本地区的就叫做日本蜥蜴)。主要栖息于低地到高山的草地、树林等处,在高尾山的山路地表或光照充足的山坡等地,也经常能看到它在晒日光浴。体色为黄褐色并附有金色光泽,表面光滑。尾巴是头及身长的1.5倍。幼体体色为黑色,尾巴闪烁着银蓝色的光泽,格外显眼。谨慎胆小,动作敏捷,一看见人影,就会快速地躲到隐蔽处,但如果被其他动物捉住,它就会自己切断尾巴逃生,这种现象,在动物学上叫做“自切”。主要以小昆虫、蜘蛛、鼠妇等为食。6月左右产卵,由雌蜥蜴孵化。

    ●全长/约15~25cm
    ●季节/4~10月
  • 日本草蜥 游蛇科
    日本草蜥
    日本草蜥 游蛇科
    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乃至屋久岛、种子岛、中之岛等地。
    主要生活在平原、低海拔山地的草丛和灌木丛中。也栖居在民家附近等处,有时在水泥砖墙或庭院的景石上也可以看见它在晒太阳。
    白天活动,夜间在落叶或草叶上休眠。
    喜食昆虫、蜘蛛类、平甲虫等,属肉食性动物。典型特征是长有一条长尾巴,是头及身长的2倍。当受到外敌侵害时,为求自保会切断尾巴。
    周身从背面到侧腹部为茶色,腹部为白色,眼睛下方及侧腹部贯穿一条白线。
    极易与日本蜥蜴相混淆,但日本草蜥 的鳞片没有光泽且表面粗糙,这是区别二者的重要标志。

    ●全长/16~27cm
    ●季节/4~10月
  • 日本锦蛇 游蛇科
    日本锦蛇
    日本锦蛇 游蛇科
    分布于北海道乃至九州、国后岛、佐渡岛、五岛列岛等岛屿。
    主要栖息在平原至低山地的森林和草丛中,也栖附于民居的顶棚里等。
    可以说是本州本土极为常见的一种蛇。
    身体颜色各不相同,但多为略偏褐色的橄榄色。
    体格较大的可达2m以上,但性格温顺,无毒。擅长攀爬树木,腹部鳞片两端巧妙地附有隆起,可以攀上垂直的树木或电线杆,捕食鸟巢中的雏鸟或鸟蛋。
    一类出现“白化现象”的日本锦蛇,被称为“白蛇”,日本山口县岩国市有专门的饲育机构。
    是国家指定的自然保护动物。


    ●全长/100~200cm
    ●季节/4~10月
  • 日本四线锦蛇 游蛇科
    日本四线锦蛇
    日本四线锦蛇 游蛇科
    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乃至国后岛、佐渡岛、大隅诸岛等各岛屿。
    以平原、山地为主要活动区域,喜日光浴,所以光照好的农田、河岸及草丛也是它们喜欢栖居的地方。
    与日本锦蛇 、虎斑颈槽蛇 一样,属常见蛇类。虽有个体差异,但正如名字所示,身上纵行长有4条黑色条状花纹。
    幼蛇体色为红褐色并无条状花纹。
    经过黑化的日本四线锦蛇 周身呈深黑色,取名为「黑蛇」。白天活动,主要以青蛙、老鼠、蜥蜴、山椒鱼、鸟蛋等为食。
    具有蛇食性,也吃钻地蛇、东亚腹链蛇等其他蛇类。当感觉身边有危险时,身体就会摆出S形以示威慑。

    ●全长/80~200cm
    ●季节/4~10月
  • 钻地蛇 游蛇科
    钻地蛇
    钻地蛇 游蛇科
    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国后岛、伊豆大岛、种子岛等岛屿。
    主要生活在低山森林中,也在农田、平原草丛等处活动。正如「钻地蛇」的名字一样,主要特征是头小,适合在地下活动,并且颈部没有凹凸形。
    主要以地下营巢的老鼠和小型鼹鼠等为食。
    找出这些动物的巢穴,潜入捕食。性情较温和,无毒,通常不会咬人。
    但要注意,如受到惊扰或感到危险时会咬人,并会从肛门释放出具刺鼻臭味的分泌物。
    冬天冬眠,由于不耐热,盛夏时也多躲藏在地下。


    ●全长/70~100cm
    ●季节/4~10月
  • 东亚腹链蛇 游蛇科
    东亚腹链蛇
    东亚腹链蛇 游蛇科
    分布于本州、四国、九州、佐渡岛、壹岐岛、隐岐岛、五岛列岛等地。
    属小型蛇类,广泛栖息于森林、草地、水田、耕地等地域环境中。日文名来源于「一旦被咬,当天毙命」,但实际上,它并非毒蛇。
    性情十分温和,不会突然攻击人。
    但如果感到身边有危险时,颈部就会扭曲成S形,强烈地显示威慑,还非常喜欢地面活动,但与其他蛇类相比,更擅长游泳,可长时间呆在水下。
    多以小型青蛙、蝌蚪等水边生物为食,也潜入水中捕食泥鳅等鱼类。

    ●全长/40~65cm
    ●季节/4~10月
  • 虎斑颈槽蛇 游蛇科
    虎斑颈槽蛇
    虎斑颈槽蛇 游蛇科
    分布于本州、四国、九州、佐渡岛、五岛列岛、屋久岛、种子岛等。
    主要生活在平原乃至低山地区,亦喜稻田和湿润地带。
    主要以蛙类、蜥蜴类、鱼类等为食,其中特别喜食青蛙,其他蛇类都避开蟾蜍,但大型的虎斑颈槽蛇却会毫不犹豫地吃掉它。
    比起黄斑原矛头蝮和日本蝮,虎斑颈槽蛇攻击人的案例较少,但它口内有毒牙,被深咬的话,会有危险。
    毒性很强,依个人体质不同也可能致命。
    颈部后面也有毒腺,如将此处皮段划破的话,毒素飞散,踩踏到也是很危险的。
    平素性情温和,如果不惊扰它的话,是不会咬人的。

    ●全长/70~150cm
    ●季节/4~10月
  • 日本蝮 蝰蛇科
    日本蝮
    日本蝮 蝰蛇科
    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以及大隅诸岛、伊豆诸岛等岛屿上。主要栖息于平原到山地的森林或溪流沿岸的草丛等处,有时也出现在田地里。是人们较熟悉的一种毒蛇,每年都有数例死亡事故发生。体色多为淡褐色,中央缀有椭圆形黑色斑纹,但也有很多变异种,身上的斑纹呈深红色或全部黑色。本属夜行性,但气温低的时候,白天也出来活动。在高尾山地区固定的区域内行走,经常能看到它,但一般的登山者很难遇到它。如果与其相遇,可不予理睬,在距其1m以外的距离离开,不会受到袭击。主要以老鼠、蜥蜴、青蛙等小动物和昆虫为食。除视觉和嗅觉外,它还会用鼻子附近的窝状红外线感知器官来搜寻猎物。属卵胎生(受精卵留在母体内孵化,以胎儿的形式生产),一般夏末秋初繁殖,生产幼蛇10条左右。

    ●全长/约45~60cm
    ●季节/4~10月
  • 东京小鲵 小鲵科
    东京小鲵
    东京小鲵 小鲵科
    分布于除群马县以外的关东地区和福岛县的部分地区。
    主要栖息于丘陵山林和山涧水边等处。
    繁殖期外,成鲵多在陆地上生活。幼鲵在水中生活,形态酷似小型的「美洲小蝾螈」。
    以蚯蚓、平甲虫、蜘蛛、西瓜虫等土生生物为食。
    体色各不相同,但多呈暗褐色,浑身遍布黑色斑点。
    属夜行性动物,白天几乎都独自潜在地下或石头下方,很难被人发现。
    一到秋天,便开始为越冬和繁殖做准备,为了积蓄能量,白天也出来活动,寻找食物。
    2~3月,纷纷集结于池塘或稻田沟渠等静态水边,开始繁殖。

    ●全长/8~13cm
    ●季节/4~12月
  • 比睿山小鲵 小鲵科
    比睿山小鲵
    比睿山小鲵 小鲵科
    分布于关东、中部、北陆、近畿、中国地区。
    栖息于山林浅谷、溪流等湿度适宜的地方。
    身体为深褐色,上有如同涂上金箔一样的黄色斑点,显得格外漂亮。常在夜间和阴暗的雨天时出来活动。
    白天隐藏在岩石或倾倒的树下等处休息,天色近暗之后开始活动,捕食蚯蚓、蛞蝓、蜘蛛及小昆虫。
    成鲵大部分时间在地面生活,但到了繁殖期时,便会移动至水边产卵。
    它们会在流动的溪流源头产卵,把裹着厚厚外皮的卵囊产在地表下的岩石表面等处。
    卵囊外皮发出蓝蓝的荧光色。

    ●全长/10~18cm
    ●季节/全年
SHOW MORE

Selected

想看到不同季节的美丽植物的展示品吗?想看到各种昆虫一同陈列的巨大标本吗?这些均可在高尾599博物馆内体验,馆内墙面上配有动物剥制标本,还有与视频结合动感展示高尾山魅力的”NATURE WALL”等。在高尾599博物馆,还有精心制作的常设展览,无论何时,您都能与奇妙大自然中的精灵们不期而遇。

  • 柑橘凤蝶 凤蝶科
    柑橘凤蝶
    柑橘凤蝶 凤蝶科
    主要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冲绳以及佐渡岛和屋久岛等岛屿。属常见蝶类,幼虫多喜欢庭园树木和矮树篱笆处的柑橘类食草,所以在居民区和市中心的街区经常可以看见它们。所说的「凤蝶」,就是指这一物种。白天在光照充足的树林里或草地上飞舞,吸食杜鹃花、蓟和乌蔹莓等的花蜜。与金凤蝶相比,柑橘凤蝶的翅面黄色较浅,呈黄白色或白色。沿着翅脉(翅面脉状筋络)长有黑线,形成复杂的花纹。后翅(生于两对翅的后下方)下面,长有蓝色或红色的花纹。观察腹部下端可以辨别雌雄,雄蝶长有交尾器,腹部下端稍尖,雌蝶则微圆。

    ●翅展(前翅展开的长度)/65~90mm
    ●成虫活动期/4~10月
  • 金凤蝶 凤蝶科
    金凤蝶
    金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佐渡岛、五岛列岛、屋久岛等地。好栖息于平原乃至山地的草原和水田等光照充足的地方。在城市的公园等地也比较常见。成虫的生活范围,具有明显的地势差异,从平地乃至海拔3000m高的高山带都有金凤蝶分布。白天在青草地飞来飞去,吸食杜鹃花、蓟等的花蜜。幼虫主要以水芹、荷兰芹等伞形科植物为食草。与柑橘凤蝶十分相似,但正如名字所示,金凤蝶的翅膀黄色更深,翅根呈大块黑色,并不带花纹。雄蝶有登峰的习性,并在山顶占据自己的领域,所以山顶附近会有大量的蝴蝶聚集。

    ●翅展/70~90mm
    ●成虫活动期/4~9月
  • 黑凤蝶 凤蝶科
    黑凤蝶
    黑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东北南部以南的本州、四国、九州、冲绳、八重山诸岛等地。喜栖居于阴暗处或树木茂盛的森林中,在城市的公园里和居民区周边等地,也能看见它们。经常出现在高尾山的山路旁。正如名字所示,周身呈无光泽的黑色,尾部突起(后翅下方突出的突起)比其他 凤蝶科的蝴蝶稍短。虽没有格外明显的特征,但这是区别其他相似种的标志。雄蝶后翅下端的内侧,长有红色弦月形斑纹,雌蝶则内外两侧均有此斑纹。白天,常避开阳光,在树林中翩翩起舞,吸食杜鹃花等的花蜜。幼虫喜食芸香科植物的叶子。

    ●翅展/80~120mm
    ●成虫活动期/4~10月
  • 美姝凤蝶 凤蝶科
    美姝凤蝶
    美姝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及奥尻岛、佐渡岛、小豆岛等岛屿。主要栖息于丘陵地带的杂木林和山地溪谷沿岸等处。翅膀全部为带有金属光泽的黑色,后翅外缘并排长有月牙形红色斑纹。雌蝶的这一花纹更加明显突出。雄蝶后翅前缘的白色,是区别雌蝶的主要特征,但有时与前翅(两对翅膀的前面部分)重叠,常常无法看到。与黑凤蝶外形极为相似,正如它的名字「尾长」(日文)一样,尾状突起很长。白天在山地溪谷附近翩跹起舞,吸食杜鹃花和轮叶百合等花的花蜜,幼虫喜食臭常山、花椒等植物的叶子。只有雄蝶到河滩水洼或湿地处吸水(喝水),常能看到成群的蝴蝶吸水。

    ●翅展/90~110mm
    ●成虫活动期/4~9月
  • 碧凤蝶 凤蝶科
    碧凤蝶
    碧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和五岛列岛等周边离岛。主要栖息于平原乃至山地森林之中。翅底色为黑色,布有蓝色及绿色亮鳞,角度不同,呈现出多彩的颜色变幻,鲜艳华丽。翅反面为黑色,后翅外缘布有红色新月形斑纹。雄蝶的前翅部分,有无光泽的柔毛,这是区别雌蝶的重要特征。常白天活动,飞舞姿态敏捷俊俏,喜食杜鹃花和针叶天蓝绣球等花的花蜜。幼虫多以臭常山、花椒等植物的叶子为食。在高尾山的山路旁,常常可以看到成群的雄蝴蝶,吸食山地表渗出的泉水。凤蝶科的雄蝶有一种特殊习性,会沿着固定的路线来回飞舞,被称为「蝶道」。

    ●翅展/80~110mm
    ●成虫活动期/4~9月
  • 绿带翠凤蝶 凤蝶科
    绿带翠凤蝶
    绿带翠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冲绳、佐渡岛、种子岛、屋久岛等地。主要栖息于低山地和山地森林中,也在海岸边的树林等处生活。外形并不十分华丽,黑色的翅膀表面,满布蓝绿色的鳞片,阳光下闪耀着鲜艳的绿色或深蓝色光泽,非常漂亮。也有人说它是 代表日本的美丽的蝴蝶。与外形相似的碧凤蝶相比,绿带翠凤蝶前翅的表面和后翅的背面,嵌有色彩明亮的色带,但也有色带不明显的。雄蝶的活动范围十分广阔,在山顶等处,也能看见它的身姿。常在树林里翩翩起舞,吸食杜鹃花等的花蜜。幼虫主要以椿叶花椒等植物叶子为食。

    ●翅展/90~120mm
    ●成虫活动期/5~9月
  • 麝凤蝶 凤蝶科
    麝凤蝶
    麝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本州、四国、九州、冲绳、五岛列岛、屋久岛、奄美诸岛等地。活动范围极为广阔,从河滩、平原草丛等比较明亮的地方,到树木茂盛的低地和山地森林,都是它们的栖息地。雌雄蝴蝶颜色不同,雄蝶翅膀表面为无光泽、黯淡的黑色,雌蝶翅膀为色彩明亮的黄灰色或暗灰色,黑色的翅脉十分醒目。后翅的内侧有半月状的红色斑纹。幼虫以含有毒物质的马兜铃为食,所以成虫躯干上红色鲜艳的花纹,是它含毒的很好证明。白天活动,吸食杜鹃花、齿叶溲疏、蓟等的花蜜。雄性成虫的身体,会散发出一种芳香味,所以取名麝凤蝶。

    ●翅展/75~100mm
    ●成虫活动期/5~9月
  • 玉斑凤蝶 凤蝶科
    玉斑凤蝶
    玉斑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宫城县南部以南的本州、四国、九州、冲绳及五岛列岛、屋久岛、种子岛等岛屿。是日本体型最大的蝴蝶之一。栖息于平原以至山地树木茂盛、阴凉的地方。后翅有大块黄白色斑纹,故取名玉斑凤蝶。翅缘有数个红色新月斑点,色彩鲜艳,雌蝶的斑纹更加明显。白天在森林周围活跃地飞舞,吸食齿叶溲疏、海州常山、石蒜等的花蜜。幼虫喜食椿叶花椒等植物的叶子。雄蝶在山间溪流沿岸等处飞舞,形成各种各样的蝶道。与雄蝶相比,雌蝶的体型较大。

    ●翅展/110~140mm
    ●成虫活动期/5~9月
  • 青凤蝶 凤蝶科
    青凤蝶
    青凤蝶 凤蝶科
    分布于东北南部以南的本州、四国、九州、冲绳及气候温暖地域。主要栖息于平原到低山地的树林等处。明显特征是黑色翅膀上嵌有带状水蓝色花纹。反面各处缀有红色或橘色斑纹,飞舞时不太惹眼。幼虫以城市路边种植的樟树等为食,也常出现在城市周边的公园等处。白天,敏捷地飞舞穿梭,吸食一年蓬、乌蔹莓等各种花的花蜜。夏天,在水洼等处常常能够看到雄蝶成群聚集、吸水的景象。

    ●翅展/50~60mm
    ●成虫活动期/5~10月
  • 冰清绢蝶 凤蝶科
    冰清绢蝶
    冰清绢蝶 凤蝶科
    分布于北海道、本州、四国等地。主要栖息于平原、山地树林、草地及农田等处。名为粉蝶,实际上,属于凤蝶科,与菜粉蝶等粉蝶科并非同科属。白色的翅膀上,有的地方呈半透明状,黑色的翅脉,清晰可见,令人觉得奇特而美丽。胸部和腹部覆生着长长的黄色柔毛。白天在开阔的草丛处翩翩起舞,吸食葱、紫云英、一年蓬、萝卜等的花蜜。一年中,只在4~5月间出现。幼虫以刻叶紫堇或线裂齿瓣延胡索等为食。

    ●翅展/50~60mm
    ●成虫活动期/4~5月
SHOW MORE
※来自takao手法应用程序山的引用
もっと見る 閉じ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