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AO 599 MUSEUM

高尾山之寶

Selected

TAKAO599MUSEUM精心規畫常設展覽,呈現在高尾山這片自然豐富的環境中營生的生物百態。例如四季時令花草、各類昆蟲的標本展示,還有將動物標本掛於牆面,和動態影片一同體現高尾山魅力的「NATURE WALL」等。

  • 枹櫟 山毛櫸科
    枹櫟
    枹櫟 山毛櫸科
    常見於日照良好的山野上,屬落葉喬木。是雜木林的代表樹木之一,高尾山1號路附近長有高大的枹櫟。樹皮灰黑色,縱生不規則的裂縫,樹圍約50~60公分,木材可作柴火、炭、香菇栽培的原木等,落葉可以成為肥沃的腐土。葉為倒卵形,長約5~15公分,先端尖凸,葉緣為粗鋸齒狀,秋天,葉片變為暗茶色。花期4~5月左右,雌雄同株,花朵與葉片同時綻開,雄花黃綠色,穗狀細長,長約2~6公分,在新枝下部向下垂生。樹枝上部的葉腋處,開有數朵圓形雌花。橡果呈長橢圓形,長約2公分,開花當年的秋天成熟。

    ●株高  約15~20公尺
    ●分佈區域  1~5號路、稻荷山
  • 小葉青岡 山毛櫸科
    小葉青岡
    小葉青岡 山毛櫸科
    生長於山地的常綠喬木。樹皮為黑綠色,表面光滑,縱向生有皮孔。老樹樹皮表面縱生淺裂縫,並變得粗糙。樹圍約50~80公分。庭院和街道兩旁也經常栽種這種樹木。原木可用於建築、樂器和香菇栽培等方面。葉為長橢圓形,長約7~14公分,先端尖凸,葉緣為尖銳的淺鋸齒狀,觸感硬挺,背面略帶白色。花期為5月左右,雌雄同株,雄花生於新枝或上年生枝節處,細長穗狀,長約5~12公分,垂生。雌花生於新枝上部的葉腋處,一般3~4朵一簇。橡果呈卵形,長約1.5公分,開花當年的秋天成熟。

    ●株高  約15~20公尺
    ●分佈區域  1~3號路
  • 米櫧 山毛櫸科
    米櫧
    米櫧 山毛櫸科
    生長於山地的常綠喬木,通常叫作「櫧木」。樹皮為黑褐色,生有縱向深裂,樹圍約80公分~1公尺。經常作為庭院樹或防風林栽種,也作為原木,使用於建築、器具或香菇栽培等方面。葉為廣橢圓形,長約6~15公分,葉緣上半部為波浪形鋸齒狀,背面被生細毛。花期5~6月,雌雄同株。雄花黃色,穗狀,垂生於新枝下部,長約8~12公分。雌花生於樹枝上部的葉腋處,數朵一起綻放,花朵充分綻放後,黃色嫩葉開始迅猛生長,花香濃郁。橡果呈橢圓形,長約1.5~2公分,翌年秋天成熟,可食用。

    ●株高  約20~30公尺
    ●分佈區域  1~3號路
  • 多蕊領春木 領春木科
    多蕊領春木
    多蕊領春木 領春木科
    生長於山地間濕地溪谷旁林緣的落葉喬木。樹皮光滑,呈亮褐色。樹幹粗約30公分。樹木幼年其有橫向長條狀的皮孔,十分顯眼。成年後變為細長的網狀裂痕,與櫻花樹十分相似,但並非櫻花的近緣植物。葉長約6~12公分,呈圓形,前端稍長略尖銳。葉緣有不規則的粗大鋸齒,背面泛白。花期在3月~4月左右,在葉展開前於枝條頂端開花,一次5~12朵,花色呈暗紅色。沒有花瓣和花萼,有大量長約7公釐的雄蕊,如花房般下垂,根部生有雌蕊。果實有翼,呈扁平狀,有較長柄,下垂。果實在秋季成熟,成熟後呈黃色,依靠風力傳播。

    ●株高 約5~15公尺
    ●分佈區域 4號路、蛇瀧、奧高尾
  • 日本厚樸 木蘭科
    日本厚樸
    日本厚樸 木蘭科
    生長於丘陵山地的落葉喬木。樹皮為灰色,表面光滑,生有無數小皮孔,樹圍約50公分~1公尺,木質較少彎曲,常用它做傢俱或木屐。葉大,長約20~40公分,寬約10~25公分,為長橢圓形,形狀似倒卵形,質地厚硬。樹葉稱為「朴葉」,自古以來便用於盛裝或包裹食物。花期5~6月左右,花朵碩大,直徑約15公分,向上綻放於枝頭,花瓣為黃白色。花香濃郁,芳香四溢。果實為長橢圓形,是由無數小果聚結而成的集合果,長約10~15公分,各果實成熟後裂開,露出2顆紅色的種子。

    ●株高  約20~30公尺
    ●分佈區域 4號、稻荷山、奧高尾
  • 大果山胡椒 樟科
    大果山胡椒
    大果山胡椒 樟科
    生長於山地野生的落葉灌木。枝幹根部簇生,也常見於濕地溪谷旁等潮濕地區。樹皮灰褐色,並生有圓形小皮孔,非常引人注目。木質堅韌,以前,用它來做拐杖和走雪鞋。此樹日文名為「油瀝青」(abura chian),「chian」就是瀝青(chian turpentine)之意,因此樹含有大量油分,往昔用它的果實和樹皮榨油生火。葉呈橢圓形,長約4~9公分,寬約2~4公分。先端尖凸,葉柄呈紅色。花期3~4月左右,雌雄異株。花長在前一年生的樹枝上,開3~5朵淡黃色小花,雄花與雌花都有6片花瓣,直徑約5公釐。果實黃褐色,球形,直徑約1.5公分,9~10月成熟。

    ●株高  約3~6公尺
    ●分佈區域 1號路、3~6號路、稻荷山、裏高尾、南高尾
  • 三椏烏藥 樟科
    三椏烏藥
    三椏烏藥 樟科
    生長於山地雜木林中的落葉灌木。樹皮為暗灰色,多生有圓形皮孔。樹圍約18公分。嫩枝為黃綠色,並生有大量絨毛,之後沒有毛,略帶灰色的黃褐色。樹葉長廣卵形,長約5~15公分,通常先端呈山形,有較淺的3裂,但也有不裂者。秋季變鮮豔的黃色。花期為3月~4月左右,雌雄異株。在前年長出的樹枝上先開黃花,散發香味,直徑約5~7公釐。在高尾山以早開花著稱,因花色而有「薑黃花」的別名。果實球狀,直徑約8公釐,呈紅色,9月~10月成熟時,變為黑紫色。

    ●株高  約2~6公尺
    ●分佈區域 5號路、裏高尾、奧高尾、南高尾
  • 額溲疏 虎耳草科
    額溲疏
    額溲疏 虎耳草科
    生長於濕地溪谷旁的山坡斜面及林緣的落葉灌木,常生有側枝。嫩枝呈褐色,有絨毛,第二年變為灰白色。花的形狀看似繡球花的一種(日文名為「額紫陽花」),樹幹形狀看似齒葉溲疏(日文名為「空木」),因此在日文中得名「額空木」。葉長約4~7公分,呈長橢圓形,葉對生。前端尖銳,有光澤,葉緣有較淺鋸齒。
    在日照良好的地區中生長時,有時葉片呈藏青色,發出金屬般的光澤,因此又有「紺照木」的別稱(意為光照下呈現藏青色的樹)。花期在5月~6月左右,在枝條頂端長出花序,長約7~10公分,花序上開出淡黃綠色的小花。花周圍有長約2.5~3公分的花萼和白色瓣狀萼3~5片,大小不一。

    ●植株高 約1~1.5公尺
    ●分佈區域 4號路、6號路
  • 圓葉溲疏 虎耳草科
    圓葉溲疏
    圓葉溲疏 虎耳草科
    生長於山地日照良好、略顯乾燥坡面的落葉喬木。樹皮呈灰褐色,有細長條形的剝落,樹幹中心空洞。嫩枝呈褐色,略泛紫色,有絨毛。葉長約4~7公分,呈卵形,下部的葉片呈包莖狀生長。葉片兩面有絨毛,葉緣有細小的鋸齒。
    與近緣植物齒葉溲疏(日文名為「空木」)相較葉片更圓潤,因此在日文中得名「圓葉空木」。秋季葉片變為略帶紫色的褐色。花期在5月左右,從枝條頂端長出圓錐狀花序,花序上開出大量白色的小花。花的直徑約1.5公分,呈星形,有5片花瓣,中央為黃色花盤。花期結束後結果,果實呈球形,直徑約3公釐,生有大量絨毛。

    ●植株高 約1~1.5公尺
    ●分佈區域  5~6號路
  • 球繡球花 虎耳草科
    球繡球花
    球繡球花 虎耳草科
    生長於山地濕地溪谷旁的林緣等潮濕地區,屬落葉灌木。常有側枝,嫩莖上有大量絨毛。葉長約10~20公分,呈橢圓形,葉對生。前端非常尖銳,葉緣有細小的鋸齒。葉兩面有大量粗毛,觸感粗糙。因為球形的花苞十分醒目而得名。花期在8月~9月左右,在梅雨季過後開花。從枝幹頂端長出花序,起初被總苞包裹,呈直徑約3公分的球形,不久後總苞脫落,開出大量淡藍色的小花,並長有3~5片白色瓣狀萼。果實長約3.5cm,呈卵形,前端留有雌蕊。

    ●株高 約1~2公尺
    ●分佈區域 1~2號路、4~6號路、裏高尾、奧高尾、南高尾
  • 懸勾子 薔薇科
    懸勾子
    懸勾子 薔薇科
    生長於東日本地區的山地等,日照良好的林緣的落葉灌木。幼年期樹皮呈明亮的綠色,成年後變為褐色。枝幹和葉柄上有大量尖刺,經常長有側枝。葉的形狀看似楓葉,因此在日文中得名「紅葉莓」。葉長約7~15公分,形如手掌般有3~5處裂口。有較長葉柄,葉互生,葉緣有粗大的鋸齒。秋季葉片變黃,花期為3月~5月左右,在上一年長出的老枝上開花,一次1朵,朝下開放,花朵直徑約3公分,呈白色。有5片花瓣,呈廣橢圓形。萼筒呈杯狀,花萼前端尖銳。果實為聚合果,直徑約1~1.5公分,在6月~7月左右成熟,成熟後呈橘紅色,可供食用。


    ●株高 約1~2公尺
    ●分佈區域 1號路、3~6號路、稻荷山、南高尾
  • 雲實 豆科
    雲實
    雲實 豆科
    生長於山地間濕地溪谷旁林緣的攀援性落葉木本植物。枝條呈藤蔓狀生長,有大量尖銳的刺。因為枝條互相纏繞的樣子使人聯想到蛇,因此在日文中得名「蛇結茨」。葉為橢圓形的小葉,5~10片1組,左右並排生長,長約20~40公分。
    花期在5月~6月左右,在枝條頂端長出花序,長約20~30公分,花序上開滿黃色花朵,花的直徑約3公分,有5片花瓣。其中有1片略小,並有紅色斑點。花期結束後,結出莢果,莢果長約10公分,寬約3公分。成熟後呈褐色,並對半裂開,釋放出10顆左右的種子。種子呈橢圓形,長約1公分,顏色為黑褐色。

    ●株高 攀援性木本植物
    ●分布區域 蛇瀧
  • 茵芋 芸香科
    茵芋
    茵芋 芸香科
    生長於山地林內的常綠灌木。多見於高尾山的日本冷杉林等山脊地帶。因其生長於山地,枝葉與日本莽草(八角茴香科,日本名為樒)相似,所以在日文中得名「深山樒」。葉長約4~9公分,寬約3~5公分,呈橢圓形,聚生於枝條頂端,葉質猶如皮革般堅韌,表面有光澤,並有稀疏的腺點。花期在3月~5月左右,分雌株和雄株。從葉腋下長出花序上開出大量白花,直徑約1公分。花期結束後結果,果實呈球形,長約5~8公釐,果實內只有1顆種子。果實有光澤,成熟後變為紅色。全株含有一種被稱為洋地黃皂苷的有毒成分,在果實中的含量最高。如果誤食會引起痙攣,需要注意。

    ●株高 約1~1.5公尺
    ●分佈區域 1號路、3~4號路、稻荷山
  • 野桐 大戟科
    野桐
    野桐 大戟科
    生長於山間林緣及採伐後空地等日照良好地帶的落葉喬木。幼年期樹皮呈灰褐色,有縱向細裂紋。成年後樹幹有網狀裂紋,粗約50公分。葉長約7~20公分,呈廣卵形,有較長葉柄,葉互生。嫩葉上有大量紅色絨毛,與槲樹(日文名為槲)的樹葉相同,也可用於盛放食物。因此在日文中得名「赤芽槲樹」。花期在6月~7月左右。雄花和雌花在不同植株開放,都沒有花瓣。雄花的花序較長,約7~20公分,同時大量開花,有黃色的雄蕊。雌花花序較短,有結塊的紅色雌蕊。果實直徑約8公釐,呈橢圓形,在9月~10月間成熟,成熟後呈褐色。

    ●株高 約5~15公尺
    ●分佈區域 1號路
  • 雞爪槭 槭樹科
    雞爪槭
    雞爪槭 槭樹科
    生長於日照良好的山地坡面及潮濕的濕地沿岸上的落葉喬木。也常作為觀賞樹木,種植在庭院、公園和花盆裡。又名為「伊呂波楓」、「高尾紅葉」。幼樹的樹皮為綠色,表面光滑,成樹樹皮為淺灰色,並有縱向裂縫。樹圍約60公分。樹葉形狀像張開的手掌,有5~7個分裂。以前將此葉片分裂用伊呂波歌來計算,因此日文得名「伊呂波紅葉」。槭樹科的紅葉有紅、黃、橙、茶色等各種各樣的顏色。林中的雞爪槭樹冠,朝陽面的樹葉為紅色,裡面的則為黃色。花期4~5月左右,雌雄同株,紅色的花朵,開放在枝頭上。

    ●株高  約10~20公尺
    ●分佈區域 1~4號路
  • 連香樹 連香樹科
    連香樹
    連香樹 連香樹科
    生長於山谷邊等潮濕處的落葉喬木。樹體彌漫香甜的氣味。幼樹樹皮為紅褐色,表面光滑,成木樹皮為暗灰褐色,樹圍約2公尺。老樹樹皮縱向淺裂,淺層剝落。葉為圓心形,長3~8公尺。葉緣為波形鈍鋸齒狀。背面生有白色粉霜。花期3~5月左右,雌雄異株。此樹不長葉先開花,且花朵無花瓣和萼片。雄花由無數紫紅色的雄蕊組成,雌花由3~4個淡紅色的雌蕊組成。果實彎曲如香蕉形,長約1.5公分,黑紫色,秋天成熟。

    ●株高  約20~30公尺
    ●分佈區域 1~4號路、6號路、裏高尾
  • 紅淡比 山茶科
    紅淡比
    紅淡比 山茶科
    生長於山地的常綠喬木。樹皮為暗紅褐色,表面光滑,生有無數圓形小皮孔。樹圍約30公分。新枝為綠色,樹枝先端生有冬芽,彎曲呈鉤狀。枝葉常被做成玉串,是祭神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樹木,所以在神社附近廣泛種植。葉為長橢圓形,長約8~10公分,寬約2~4公分。葉質厚並有光澤,花期6~7月左右,葉腋處生出1~3小花,下垂開放,直徑約1.5公分。花瓣為5枚,初開時為白色,之後略帶黃色。果實直徑約為7公釐,球狀,先端雌蕊花柱殘留。幼果為綠色,11~12月成熟後,變為黑紫色。

    ●株高  約10~12公尺
    ●分布区域 1~3號路
  • 旌節花 旌節花科
    旌節花
    旌節花 旌節花科
    生長在林緣及山林中。樹皮為暗褐色,成木縱生褶皺紋。當年生的樹枝為綠色或紅綠色,表面光亮。葉為卵形,長約6~12公分,寬約3~6公分,先端細長尖凸,葉緣為鋸齒狀。花期3~4月左右,雌雄異株,先開花,後長葉,花序長約4~10公分,垂生,上面著生數朵長約8公釐的吊鐘形小花,雄花為黃色,雌花為黃綠色。果實為橢圓形球狀,長約8公釐,7~10月左右由綠色漸漸變黃、成熟。果實可以代替「付子」(日文稱「五倍子」,鹽膚木的蟲癭)用作黑色染料,故取名日文得名「木五倍子」。

    ●株高  約3~5公尺
    ●分佈區域 1號路、5號路、裏高尾、奧高尾、南高尾
  • 青莢葉 山茱萸科
    青莢葉
    青莢葉 山茱萸科
    生長於山地間濕地溪谷旁林緣等潮濕處的落葉灌木。樹幹簇生,枝杈繁多。幼樹樹皮為亮綠色,表面光滑,有光澤,成樹樹皮為暗褐色。此特徵為花小,生於葉面中央的主脈上。看起來像小花乘著一葉偏舟,故日文名為「花筏」。葉為飽滿的橢圓形,長約6~12公分,葉緣為細長的鋸齒狀。花期5~6月左右,雌雄異株。葉片的主脈上,雌花一般只開一朵,雄花數朵簇生。花為淡綠色,直徑約5公釐。果實球狀,直徑約0.7~1公分,8~10月左右成熟,熟果為黑紫色,味甘,可食用。嫩葉可也以做天婦羅和涼拌菜。

    ●株高  約1~3公尺
    ●分佈區域  4號路、6號路、裏高尾
  • 日本紫珠 馬鞭草科
    日本紫珠
    日本紫珠 馬鞭草科
    生長於平地或山地的林緣地帶的落葉灌木。樹皮為淡灰色,表面光滑,老樹樹表縱向開裂剝落。果實紫色,光滑鮮豔,經常作為觀賞植物,種植在庭院內,因果實的顏色而得名。但園藝用的多是另一種叫小紫珠的馬鞭草科植物。葉為橢圓形,先端尖凸,長約6~13公分,背面零星布有黃色腺點,葉緣為尖細的鋸齒狀。花期6~8月左右,由葉腋處長出花序,綴生數朵淡紫色小花,直徑約4公釐,頂端4片開裂,水準綻開,伸出4根長長的雄蕊。果實球狀,直徑約3~4公釐,秋季成熟。

    ●株高  約2~3公尺
    ●分佈區域 稻荷山 、奧高尾
  • 山鶯藤 鶯神楽 忍冬科
    山鶯藤 鶯神楽
    山鶯藤 鶯神楽 忍冬科
    生長於山地日照良好的林緣或林內等,屬落葉灌木。枝杈多,枝葉茂盛。樹皮為黑褐色,老樹的樹表縱向開裂剝落,嫩枝為紅棕色,葉為卵圓形,長約3~6公分,寬約2~4公分,相對互生。兩面都不生柔毛,但背面略帶白色。花期4~5月左右,當年生新枝的葉腋處長出約1~2公分的花柄,花柄上1~2朵淡紅色小花下垂開放,細筒喇叭狀,長約1~1.5公分,先端5瓣開裂,水準展開,長出的雌蕊突出。果實為橢圓形,長約1~1.5公分,6月成熟,果紅色,香甜可食用。

    ●株高  約2~3公尺
    ●分佈區域 1號路、稻荷山
  • 雪球莢蒾 忍冬科
    雪球莢蒾
    雪球莢蒾 忍冬科
    生長於山地林緣、沿河一帶等潮濕地區的落葉灌木。枝條水準伸展,嫩枝呈褐色有絨毛。樹皮光滑,呈灰黑色,有稀疏的皮孔。葉長約2~12公分,呈廣橢圓形,前端尖銳。背面葉脈上生有大量絨毛,葉緣有鋒利的鋸齒。花期在5月~6月之間,從枝條頂端長出花序上開大量米色兩性花,花直徑約5~6公釐,花序外側為大型瓣狀萼,直徑約3~4公分。因花朵形態看似雪球,又多分佈在灌木叢中而得名。日文則以其形似草叢中的「手毬」而命名為「藪毛毬」。果實長約5~7公釐,呈橢圓形,8月~10月期間果實開始成熟,顏色變紅,完全成熟時呈黑色。

    ●株高 約2~6公尺
    ●分佈區域 北高尾
  • 莢蒾 忍冬科
    莢蒾
    莢蒾 忍冬科
    生長於山地林緣等日照良好地帶的落葉灌木。樹皮光滑,呈灰褐色,有稀疏的皮孔。植株成年後形成較細的裂口,枝幹較粗,直徑可達4公分左右。葉長約6~14公分,寬約3~13公分,呈圓形,前端尖銳,葉緣有較淺鋸齒。葉片兩面有絨毛,背面有醒目的腺點。花期在5月~6月左右,從枝條頂端長出花序,直徑約6~10公分,花序上開大量白色小花,花直徑約5~8公釐,花瓣前端5裂,開花時完全展開,有較長的雄蕊。果實長約6公釐,呈橢圓形,9月~11月期間變紅,冬季來臨時果實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白霜,味甜,可供食用。

    ●株高 約2~4公尺
    ●分佈區域 4號路、稻荷山、奧高尾
  • 銅長尾雉 雉科
    銅長尾雉
    銅長尾雉 Selected
    日本特有的雉(鳥)的同類。
    略大于雉(鳥),雄鳥的特點是尾羽比自己的身體都長。與喜歡明亮的雉鳥相比,銅長尾雉喜歡生活在幽暗的樹林裏。
    由于雄鳥和雌鳥的全身都是茶色羽毛,混雜在樹林中,很難發現。壓低的咕咕咕叫聲,更不引人注意。
    它們穿行于樹木之間,覓食蟲、蚯蚓、草和樹種、樹芽。
    4月~6月爲繁殖期。
    一到繁殖期,平時低調的雄性銅長尾雉也異常活躍起來,「咚咚咚」地拍打羽翼發出聲響,宣告自己的地盤
    在樹根或傾倒的樹木的低窪處,用樹葉築巢,每巢産卵7~10枚。

    ●體長/雄鳥125cm(包括尾羽)雌鳥55cm
    ●季節/1月~12月(留鳥)
  • 綠鸠 鸠鴿科
    綠鸠
    綠鸠 Selected
    全身呈黃綠色,嘴爲藍色,特點是顔色鮮豔漂亮。
    雄鳥與雌鳥基本同色,只是雄鳥的雙翼覆有紫色羽毛,較易分辨。
    綠鸠是棲息于森林中的鳥類,常在麻栎、楓樹、水楢等枝葉繁茂的闊葉林中成群生活,它們絕不到開闊寬敞的地方活動。
    吃橡子樹種、新芽、果實等。
    夏天到秋天,爲了汲取鹽分,成群結隊地飛到海邊喝海水或到山裏喝些含有鹽分的溫泉水。
    到了繁殖期,雄鳥就寂寥地一直「噢-啊-噢-」地長鳴。
    6月左右,用小樹枝或藤蔓在樹上營造,巢爲碟狀,每巢産卵2枚。

    ●體長/33cm
    ●季節/1月~12月(留鳥或漂鳥)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 小杜鵑 杜鵑科
    小杜鵑
    小杜鵑 Selected
    是杜鵑的同類。
    棲息于低山區光透好的森林中。
    雄鳥的叫聲很大-「kyokyokyo」,聽起來好像在喊(日語的)「專利許可局」一樣,並且它的叫聲也很像「小杜鵑」,因此得名。
    成鳥的脊背爲灰色,胸前有黑色條紋。
    雄鳥與雌鳥顔色相同,也有爲數不多的紅棕色雌鳥。
    主要吃蟲類,喜吃毛毛蟲和青蟲。
    小杜鵑還有寄生繁殖(托卵)的習慣,自己不築巢,將卵寄生在其他的鳥巢裏,讓其代替孵育雛鳥。
    它們經常寄卵于莺巢中,小杜鵑卵的顔色與茶色的莺卵非常相似。
    繁殖期6月上旬至8月下旬。
    從其他的鳥巢中取出一枚卵,然後自己産一枚卵置于其中。
    秋天飛往東南亞越冬。

    ●體長/28cm
    ●季節/5月~10月(夏候鳥)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 黑鸢 鷹科
    黑鸢
    黑鸢 Selected
    棲息于湖畔、河灘、市內,是鷹的同類。
    常「pi-hyorororo」地鳴叫著盤旋翺翔于空中,是人們熟悉的鳥類,取名「鸢」亦是十分貼切。
    除繁殖期,常群棲生活,清晨從鷹窠飛出覓食。
    常以動物的屍體、魚、蟲、青蛙等爲食,也飛到垃圾場啄食一些剩飯剩菜。
    雄鳥和雌鳥同色,成鳥全身爲深褐色。
    仰望飛翔時的黑鸢,會發現它的尾巴呈梯形,這是它的一個顯著特征。
    從3月下旬開始到5月爲繁殖期,繁殖期內成雙結對並高聲鳴叫。
    在大樹的高枝上,營築很大的碟狀巢,巢材爲枯樹枝等,每巢産卵2~3枚。

    ●體長/雄鳥58cm 雌鳥68cm
    ●季節/1月~12月(留鳥)
  • 蒼鷹 鷹科
    蒼鷹
    蒼鷹 Selected
    從平原至山地林緣,都是蒼鷹的棲息之地,最近,甚至在城市也能見到它的身影。
    成鳥全身爲藍灰色,但幼鳥的顔色卻不同,爲茶色。
    除了繁殖期,均單獨行動,捕食雉雞、野鴨、松鼠、野兔等。
    在城市,公園裏的鴿子和烏鴉等也會成爲蒼鷹的獵物。
    擒住大型鳥的時候,它會抓住獵物一起落到地面上,用腳摁住撕碎吃。
    繁殖期從5月上旬至6月。
    在松樹等大樹枝的根部,營築大型巢穴,每巢産卵2~4枚。
    雛鳥孵出後,雄鳥負責狩獵,一邊「kekke」地叫著,一邊將獵物交給雌鳥。
    有每年在一個巢穴居住或一年2~3個巢穴輪換居住的習慣。

    ●體長/雄鳥50cm 雌鳥56cm
    ●季節/1月~12月(留鳥或漂鳥)
  • 貓頭鷹 鸱鴞科
    貓頭鷹
    貓頭鷹 Selected
    棲息在村莊附近的森林或樹林裏,更喜歡生活在神社和寺廟有大樹的地方。
    特點是頭寬大、臉扁平、眼睛黑又大。
    雄鳥和雌鳥的顔色相同。
    體羽的顔色,根據所在地區的不同而不同,基本爲灰色或深褐色。
    北方棲息的貓頭鷹偏白色。
    單獨或成對生活。
    白天在幽暗的森林裏休息,傍晚開始活動。
    以老鼠、鳥、蜥蜴、青蛙、昆蟲爲食,捕捉獵物時,會無聲地飛來飛去。
    進入繁殖期,雌鳥和雄鳥都發出「haoーhaoー」的叫聲。
    巢穴大多建在大樹的洞裏,也有的建在屋檐內側、神社的檐下。
    3月~4月爲繁殖期。
    每巢産卵2~3枚。

    ●體長/50cm
    ●體長/雄鳥50cm 雌鳥56cm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 鷹鸮 鸱鴞科
    鷹鸮
    鷹鸮 Selected
    棲息于距離村落很近的地方,是貓頭鷹的同類。
    在市內、神社、寺院等大樹上繁殖。
    鷹鸮又叫青葉鸮,名字源于它只在綠葉繁茂時節才出現的緣故。
    雄鳥與雌鳥顔色大致相同。
    圓型頭上長著深褐色的臉,金色的眼睛是它明顯的特征。
    白天在茂密的樹上休息,一到傍晚便「hoho,hoho」地叫著,互相傳遞信息,開始活動。
    用爪捕食聚集在路燈周圍的飛蛾和金龜子等,有時也獵食蝙蝠和小鳥。
    繁殖期爲5月~6月,在大樹的樹穴或房屋的縫隙間築巢,每巢産卵2~5枚。
    雌鳥孵化,雄鳥負責警戒。
    秋天飛往東南亞越冬。

    ●體長/29cm
    ●季節/5月~10月(夏候鳥)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 小啄木鳥 啄木鳥科
    小啄木鳥
    小啄木鳥 Selected
    日本常見的最小的啄木鳥。
    雄鳥和雌鳥基本同色,但因雄鳥的後腦勺呈小塊兒紅色花紋,所以極易分辨。
    棲息于山地的樹林中,最近也在城市的公園內繁殖。
    單只或成對活動,有時也混在大山雀群中飛落到村莊裏。
    在樹與樹之間飛掠,捕食蟲子或蜘蛛,熟練地用舌頭吮吸櫻花蜜。
    一般5月上旬到6月中旬爲繁殖期,會「giiー、ki ki ki ki」地啼叫,咚咚咚地啄擊樹幹(求愛)。
    選擇枯樹挖洞築巢,也喜歡開滿櫻花或長滿小蘑菇的樹。
    每巢産卵5枚。

    ●體長/15cm
    ●季節/1月~12月(留鳥)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 綠啄木鳥 啄木鳥科
    綠啄木鳥
    綠啄木鳥 Selected
    日本獨有的啄木鳥,棲息于本州以南的平原乃至山林之間。
    最近也常在城市公園內的櫻花樹上營巢。
    背部呈灰綠色,頭和嘴的紅色橫紋是它的明顯標志。
    雄鳥與雌鳥基本同色,但與雌鳥相比,雄鳥的紅色更多一些,頭部全是紅色,這是辨別雌雄的重要標志。
    它們在樹與樹之間飛掠,啄擊樹幹,捕食蟲子或蜘蛛,有時還落到地上,喜食螞蟻。
    秋天到冬天,則吃一些果實或樹種。
    5月到6月繁殖期間,「嘌兒-嘌兒-」地像吹口哨一樣鳴叫,不停地(啄擊樹幹)發出求愛信號。
    多在活樹的樹幹上刨穴營巢,每巢産卵7~8枚。

    ●體長/29cm
    ●季節/1月~12月(留鳥)
  • 紫壽帶鳥 卷尾科
    紫壽帶鳥
    紫壽帶鳥 Selected
    4月左右,從越冬地東南亞遷回,在平地乃至山地的樹林裏繁殖。
    鳴聲「tsuki-hi-ho-si-hoihoi」,聽起來好像日語的(月亮)、(太陽)、(星星),故稱爲三光鳥。
    特征是眼睛周圍和喙呈鮮豔的藍色。
    雄鳥的尾羽很長,是自身體長的3倍,而雌鳥的尾羽很短,令人一眼就能分辨雌雄。
    它們喜在黑暗的樹林裏活動,輕松地在空中或樹葉上飛來飛去捕捉昆蟲和蜘蛛。
    雄鳥負責圈地定界,如有入侵者來犯,立即將其驅逐出去。
    5月下旬至7月下旬爲繁殖期。
    在樹杈的根部,用蜘蛛網粘合苔藓和樹皮,築成三角帽子形的倒圓錐狀巢穴,每巢産卵3~5枚。

    ●體長/雄鳥45cm(包括尾羽)雌鳥18cm
    ●季節/4月~8月(夏候鳥)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 松鴉 鴉科
    松鴉
    松鴉 Selected
    雄鳥與雌鳥的體羽顔色相同,均爲茶色,頭上有芝麻鹽一樣的花樣。
    羽翼上有黑、藍和白色的花紋,飛翔時非常顯眼。
    從平原到山地的微暗林緣都是它的棲息地,非繁殖期時,喜結群生活。
    總是在樹枝與地面之間上下跳躍,吃蟲、蜥蜴和樹種,更愛吃橡樹果,有將食物藏匿在樹縫裏或埋在土裏的習慣,藏匿的食物。
    「gar-gar-ar」叫聲嘶啞,但也擅長模仿鷹和小鳥等其他鳥的叫聲。
    繁殖期從4月下旬到6月下旬,于樹枝根部營巢,每巢産卵5~6枚。

    ●體長/33cm
    ●季節/1月~12月(留鳥)
  • 赤腹山雀 山雀科
    赤腹山雀
    赤腹山雀 Selected
    ""棲息于平原或低山的樟樹、樫樹等常綠闊葉林中。
    因不怕人,故經常出現在住宅區。
    除繁殖期外,單只或小集群活動,但也有終年成對生活的和諧“夫妻”。
    雄鳥與雌鳥同色。
    羽翼青灰色,背與腹部栗色且格外耀眼。
    以蟲子或樹木果實爲食。
    最喜食橡樹果,常雙腿夾住果子,熟練地用嘴掰開來吃。
    還有在樹皮縫隙或土壤裏貯藏橡樹果,留作冬天食用的習慣。
    4~7月爲繁殖期,雄鳥「啧,吱」地鳴啭。
    利用啄木鳥的舊巢或箱巢,每巢産卵5~8枚。

    ●體長/14cm
    ●季節/1月~12月(留鳥)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 大山雀 山雀科
    大山雀
    大山雀 Selected
    從平原到山地林間都是它的棲息地,也常出現在住宅區的公園內,屬常見鳥類。
    明顯特征是,從喉嚨一直到腹部,有一條像領帶一樣的黑色帶子。
    雄鳥與雌鳥基本同色,但辨別它們的主要特征是,雄鳥的領帶要比雌鳥的略寬。
    除繁殖期外,常以小集群棲息。
    因不太害怕人,以至于住家的信箱或院落的盆栽裏也會發現它們的巢穴。
    在樹上或地上捕食蟲子或蜘蛛,也吃草種。
    還經常聚集到餌食台(人們施食的地方),喜歡吃葵花子兒。
    4~7月繁殖期間,雄鳥「仔嘿-仔仔嘿-仔仔嘿嘿」地鳴叫。
    原本在樹洞或岩石縫隙中築巢,但也經常利用箱巢。
    每巢産卵7~10枚。

    ●體長/15cm
    ●季節/1月~12月(留鳥)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 白腹毛腳燕 燕科
    白腹毛腳燕
    白腹毛腳燕 Selected
    春天,比家燕略早從東南亞遷回。
    與家燕相比,體型稍小,尾羽也較短。
    而且,家燕從臉頰到喉部呈茶紅色,而白腹毛腳燕喉部爲白色。
    常群棲于平原到高山的開闊地帶,邊飛邊捕食蚊子、飛蛾、蒼蠅等昆蟲。
    原來多在山上的岩石或海邊洞穴等處結群築巢,但近些年來,它們在平原上的數量也不斷增加,因此常在高樓、車站、橋下或屋檐下等處築巢。
    繁殖期爲4月中旬到8月,雄鳥常常會「prreet、jyuri、tii」地啾叫。
    用唾液粘固泥土和枯草築甕狀巢,每巢産卵3~4枚。

    ●體長/15cm
    ●季節/3月~10月(夏候鳥)
  • 栗耳短腳鹎 鹎科
    栗耳短腳鹎
    栗耳短腳鹎 Selected
    棲息于平原或山林間,也常見于城市中。
    常「peet, peet, pii yieyo」喧鬧地鳴叫,故得此名。
    總是生活在樹上,極少落在地面上。
    以果子、樹種、花、蜜、蟲子爲食,也襲擊小鳥的雛鳥或蜥蜴等。
    栗耳短腳鹎,原本是春夏季在山裏孵育雛鳥,秋冬季來到溫暖的平原生活。
    但近些年來,它們卻常常全年都在住宅區和公園裏生活,繁殖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繁殖期爲5~7月,收集枯草或樹枝,也有用塑料繩線築巢的。
    每巢産卵4~5枚。
    到了秋天,幾百只結爲一個集群,遷徙到溫暖的地方,也有時短距離遷徙。



    ●體長/28cm
    ●季節/1月~12月(留鳥或漂鳥)
  • 日本樹莺 鹟科
    日本樹莺
    日本樹莺 Selected
    雄鳥因繁殖期「hot-ket-kyot」的鳴啭,而名聞天下,這是在宣誓自己的領地。繁殖期外,雌鳥一般「嘁嘁喳喳」地叫。
    從平原到山地的林中灌木叢、草原都是它們棲息的地方。
    冬天常出現在城市的公園裏。
    雄鳥與雌鳥同色,身體呈橄榄褐色。
    眼睛上方有淡灰色眼紋。
    繁殖期外單只活動,以蟲子或蜘蛛爲食,也常啄食花草等植物的果實。
    常停棲在水平的樹枝上,啪啪地震動尾羽,變換方向。
    來回穿梭于灌木叢中,短距離飛行。
    繁殖期爲4月~8月,築球形巢于灌木叢中,巢材爲細竹或芒草的枯葉,每巢産卵4~6枚。

    ●體長/15cm
    ●季節/1月~12月(留鳥或漂鳥)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 鱗頭樹莺 鹟科
    鱗頭樹莺
    鱗頭樹莺 Selected
    春天從越冬地東南亞遷回。
    棲息于微暗、茂密的灌木叢中,因總藏隱于草木茂盛的地方,所以,平時很難看到它。
    繁殖期外,多單只行動,常在茂密的草叢或地面上跳躍著覓食蟲子或蜘蛛。
    動作看上去與老鼠非常相似。
    雄鳥與雌鳥同色,身體爲茶色,頭部有白色眉毛狀的條紋,尾部羽毛短。繁殖期爲5~7月,雄鳥會發出「see-see-see」似蟲鳴般的鳴啭,在自己的領地,「chip-chip-chip」地以示警戒。
    築杯形巢于樹根或地面坑窪處,巢材爲苔藓或落葉,每巢産卵5~7枚。
    秋天,完成孵育後,遷往南方越冬。

    ●體長/11cm
    ●季節/4月~10月(夏候鳥)
  • 銀喉長尾山雀 長尾山雀科
    銀喉長尾山雀
    銀喉長尾山雀 Selected
    日本喙最短的鳥。
    特點是小巧、蓬圓的身體上卻長著長長的尾羽。
    雄鳥與雌鳥同色。
    頭白色,眼睛上方有黑色條紋。
    肩部夾雜著淺葡萄色的羽毛。
    從平原到山地的松林,都是它們的棲息地,也常出現在多樹木的住宅區或公園。
    不論繁殖期與否,終年「juri,juri,tsuriri,chichi」地啼鳴。
    除繁殖期外,小集群生活,也與大山雀等其他鳥類一起結群生活。
    在樹梢上啄食蟲子、蜘蛛或樹木果實。
    初春也飲食楓樹汁等。
    繁殖期爲2月下旬到6月上旬,在樹杈上,用蜘蛛絲粘結苔藓營築橢圓形巢,每巢産卵7~12枚。

    ●體長/14cm
    ●季節/1月~12月(留鳥)
  • 冕柳莺 莺科
    冕柳莺
    冕柳莺 Selected
    春天,從越冬地東南亞遷回。
    棲息于低山的枹栎、楓樹等開闊的落葉闊葉林中。
    春天和秋天的遷移季節,也常出現在公園或住宅區。
    雄鳥與雌鳥毛色相同,從頭部到背部均爲深綠色,眼睛上方有長長的眉。
    不停地在樹枝上來回跳躍,停棲在樹葉上捕食附在枝葉上的蟲子或蜘蛛。
    繁殖期爲5~6月,雄鳥會「chochobii」地鳴啭,聽起來好像日語的「燒酒一杯,喝~」。
    在林中的地面或堤壩的坑窪等處築球形巢,斜開巢口,巢材爲枯草或落葉,每巢産卵5~6枚。

    ●體長/13cm
    ●季節/4月~10月(夏候鳥)
  • 暗綠繡眼鳥 繡眼鳥科
    暗綠繡眼鳥
    暗綠繡眼鳥 Selected
    棲息于平原乃至低山的山林,有時也出現在公園、庭園或家院中。
    雄鳥與雌鳥基本同色。
    頭部至背部呈黃綠色,眼睛周圍有明顯的白色環狀紋。
    一年中,大多成對生活,在林間敏捷地穿梭跳躍,以蜘蛛或蚜蟲等爲食。
    更喜歡花蜜或花粉,常聚集到山茶花、櫻花、梅花等處吮吸花蜜、吃花粉。
    這時的暗綠繡眼鳥,臉頰或身上會粘附很多花粉,可起到授粉的作用。
    繁殖期爲4~6月。
    用蜘蛛絲粘著苔藓或草莖,在矮樹枝上築杯形巢,每巢産卵3~5枚。

    ●體長/12cm
    ●季節/1月~12月(留鳥)
  • 小太平鳥 太平鳥科
    小太平鳥
    小太平鳥 Selected
    10月份,爲了越冬從西伯利亞繁殖地遷來日本。
    棲息于低山林緣,也常出現在市區的公園等地。
    外形與太平鳥完全相同,頭上長有冠羽,體羽茶紅色。
    「tiritiri」的叫聲也極爲相似,只是小太平鳥體型略小,黑色的尾羽端佩紅色條紋,這是區別于太平鳥的主要特征。
    喜結群活動,常群棲于一棵樹上。
    很多時候並列停棲在電線上,飛的時候,同時飛起。
    好食樹木果實,也常在空中捕食飛蟲。
    5月下旬,夏天到來之前,遷往北方。

    ●體長/18cm
    ●季節/10月~5月(冬候鳥)
  • 白腹鸫 鹟亞科
    白腹鸫
    白腹鸫 Selected
    是爲了越冬而遷至日本的鳥類,貫穿俄羅斯與中國東北的烏蘇裏江流域和朝鮮半島,是它的故鄉。
    在日本,從平原到山林都是它們的棲息地,也常出現在多樹的公園和果園裏。
    總是在微暗的林間地面跳躍奔走,從不到明亮的開闊地域。
    在落葉的下面和土中尋食蚯蚓、昆蟲和幼蟲,也吃樹種。
    雄鳥與雌鳥的顔色幾乎相同。
    頭灰色,背深褐色中綴暗綠色,腹灰色,但腹下中心的地方,像它的名字一樣,有耀眼的白色帶。
    叫聲「kyokyokyo」,飛起時,「tsi-」地高聲鳴叫。
    春天遷回北方,但也有在長崎縣對馬繁殖的。

    ●體長/25cm
    ●季節/11月~3月(冬候鳥)
  • 斑鸫 鹟亞科
    斑鸫
    斑鸫 Selected
    秋天,從繁殖地西伯利亞大群遷往日本,是冬候鳥的代表。
    散棲在日本各地;林間、田野、河灘乃至公園和住宅區的餌食台(人們施食的地方),到處都是它們活動的地方。
    喜歡棲居在茂密的樹林和灌木叢中。
    遷徙時結群,一到冬天,大多單獨活動。
    常看到它們在地面上跳躍奔走、駐足挺胸,不斷地重複這些動作,尋找食物。
    它們常啄刨落葉、泥土以捕捉蚯蚓和昆蟲的幼蟲,喜食柿子等的漿果和火棘樹等的果實種子。
    鳴聲「啾,啾,啾」,秋天遷徙時,「tsi-」地鳴叫飛翔。
    春天再結群,繁殖時,遷回北方。

    ●體長/24cm
    ●季節/10月~4月(冬候鳥)
  • 紅脅藍尾鸲 鹟亞科
    紅脅藍尾鸲
    紅脅藍尾鸲 Selected
    雄鳥從頭部到尾部的羽毛全爲美麗鮮豔的藍色,只有腹部的兩側點綴。
    雌鳥的羽體爲茶色綴綠色。
    它們常隨季節的變化而變換巢營。
    春天到夏天,爲了孵育幼雛,棲息在約1500m(高)的山地針葉林中。
    冬天將近時,來到低地生活,常出現在高尾山這樣的森林地帶或多樹木的公園裏。
    大多單只行動,雄、雌鳥共同創建領地。
    常捕食蟲、蜈蚣、蜘蛛等,冬天也常吃樹種。
    繁殖期6月~8月,雄鳥停在高高的樹枝上「pichichuri,hyororo」地鳴啭。
    在傾倒的樹根等處,用苔藓和枯葉等營造杯形巢,每巢産卵3~5枚。

    ●體長/14cm
    ●季節/11月~3月(漂鳥)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 北紅尾鸲 鹟亞科
    北紅尾鸲
    北紅尾鸲 Selected
    秋天,從繁殖地西伯利亞遷至日本。
    在低山的樹林、河灘、公園等明亮、開闊的地方越冬。
    雄鳥頭和頸後爲銀色,腹部爲鮮豔的橙色。
    雌鳥的尾羽也沾有橙色,但全身爲灰色。
    剛遷來時,常停立在突出的樹枝或柱樁上,「hiihii」鳴叫,以宣示自己的領地。
    宣示儀式結束後,開始擺動尾巴發出「嘎-嘎-嘎」的鳴聲,這種聲音,與擊石打火的聲音非常相似,所以(日文)命名爲「hitaki」。
    喜單獨活動,捕食蟲和蜘蛛,也吃矮樹籬笆的歐衛矛和桧樹漿果。
    初春遷回北方孵育繁殖。

    ●體長/14cm
    ●季節/10月~3月(冬候鳥)
  • 黃眉姬鹟 鹟亞科
    黃眉姬鹟
    黃眉姬鹟 Selected
    春天由東南亞遷回日本。
    多棲息在從平原乃至高山的高大樹木密集處。
    雄鳥與它的名字一樣,從喉部直到到胸下爲鮮豔醒目的黃色。
    雌鳥從頭部到背部的顔色以綠色爲主兼有灰色,極不鮮豔。
    常安靜地停在樹枝上,尋找粘附在樹枝和葉子上的蟲、蜘蛛吃,有時也捕食空中的飛蟲。
    繁殖期5月~7月,雄鳥用「pikkororo」「tsukutsukuo-shi」等各種各樣的變奏調鳴啭,更擅長模仿其他鳥鳴聲。
    在樹穴、屋檐下和窗檐等處築巢,巢材爲落葉和苔癬,每巢産卵4~6枚。
    在春天和秋天的遷徙期裏,也常出現在城市的公園裏。

    ●體長/15cm
    ●季節/4月~10月(夏候鳥)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 白腹鹟 鹟亞科
    白腹鹟
    白腹鹟 Selected
    春天從東南亞遷回日本。
    棲息于山林中,大多在近湖泊、沼澤和溪流的林緣地生活。
    雄鳥從頭至尾爲鮮豔的钴藍色。
    雌鳥爲淺茶色。
    繁殖期,雄鳥在高高的樹梢上「piri-ri-,chew-bi-bi,jiji」地鳴啭,宣示自己的領地。
    白腹鹟的鳴聲美妙動聽,與黃莺、知更鳥一起被譽爲「日本三大啼鳥」。
    並且,在創建領地中,雄鳥還有提前預定幾處鳴啭的地方、並按指定的時間移動著鳴啭的習慣。
    5月~7月,在懸崖的坑窪處,用苔藓營築深凹的杯形巢,每巢産卵3~5枚。
    秋天遷往越冬地。

    ●體長/16cm
    ●季節/4月~10月(夏候鳥)

    (未翻訳)鳴き声を聞く

※來自takao手法應用程序山的引用
もっと見る 閉じ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