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AO 599 MUSEUM

高尾山的奇珍异宝

Plants

高尾山位于暖温带和冷温带气候的交界处,因此两种气候带的植物在此混杂生长。山中野生植物种类繁多,随着四季变换,游客可观赏到各类花朵的缤纷芳姿。高尾山中已确认的植物种类多达1600余种,数量与英国全国的野生植物种类相匹敌。在高尾山首次发现的植物亦是种类丰富,包括高尾紫罗兰及高尾糙毛蓝刺头等在内,约60种之多。

  • 大丁草 菊科
    大丁草
    大丁草 菊科
    生长于向阳的草丛地带,多年生草本植物。
    特点是春秋二度开花,从春到秋,外观戏剧般地发生变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植物。
    春天,株高约为15cm,开白色小花。
    花瓣内侧缀有淡紫色,亦有「紫色蒲公英」的别名。
    叶也与蒲公英的十分相似,叶端钝圆,呈铲形。
    到了秋天,茎会长至60cm长。
    花落之后,花蕾依旧留在顶端,这是自授粉的种子结出的闭锁花,它被包裹在柔软的绒毛中。
    这样的茎,常多支并列生长,样子像诸侯的仪仗队的缨头长枪,所以也叫「千本枪」(日文)

    ●季节  4月中旬~5月下旬
    ●株高  春季5~15cm 秋季30~60cm
    ●分布区域 1号路、5号路、稲荷山、奥高尾
  • 齿喙苦荬菜 菊科
    齿喙苦荬菜
    齿喙苦荬菜 菊科
    生长于山野草丛、丘陵等开阔地带,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高尾山向阳的路边,可以看到它。
    折断茎或叶,就会流出微苦的白色乳状汁液,由此得名「苦菜」(味微苦,无毒,舔舐无碍)。
    茎和叶均细长,看上去很瘦削,长长地纵向延伸。
    叶基部具尖刺状锯齿。
    花直径为1.5cm,由5~7瓣舌状黄色花瓣组成。
    茎的顶端分杈,数朵小花无序绽开。
    花瓣偶尔有白色的,叫「白花齿缘苦荬菜」。
    还有的花,具7~11枚花瓣,绕了一圈,把它叫做「花齿喙苦荬菜 」。

    ●季节  5月中旬~7月上旬
    ●株高  20~50cm
    ●分布区域 1号路、5号路、稲荷山、里高尾、奥高尾
  • 野蓟 菊科
    野蓟
    野蓟 菊科
    生长于山路旁、堤坝、杂草丛等光照充足的地方。
    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茎直立,开紫色花,由于花型为头状花序,数朵小花聚成一朵花,向上绽开。
    直径为4~5cm左右。
    包裹花的花苞(总苞片多层)称为总苞,顶端渐尖,略带粘性。
    叶缘羽状深裂,有刺。
    蓟属植物种类繁多,不易分别,但春夏只有野蓟开花,所以较易辨别。
    据说名为蓟,源于花很美,叶子却带刺,含有「伪装」之意。

    ●季节  5月上旬~6月下旬
    ●株高  60cm~1m
    ●分布区域 5号路、里高尾、奥高
  • 鼠曲草 菊科
    鼠曲草
    鼠曲草 菊科
    生长于田野、堤坝、路边等处,多年生草本植物。
    通常在春夏季开花。
    也有的到了秋天还在生机勃勃地绽放。
    多见于高尾山向阳的林间道上。
    另有「鼠耳草或母子草」的别称,是人们熟悉的春季七草之一。
    味微苦的嫩芽,是做七草粥不可或缺的材料。
    过去的草味年糕里也要加上鼠曲草,但随着香味和口感都略胜一筹的魁蒿的出现,渐渐地就不再用它了。
    叶与茎密被白绵毛,远远望去,银光闪闪。
    初春时节,一眼就能看见从铺满腐叶的地里长出的新芽。
    头状花序密集生于茎的顶端,为黄色筒状花。

    ●季节 4月~6月
    ●株高  20~30cm
    ●分布区域 1~6号路、稲荷山、奥高尾
  • 春飞蓬 菊科
    春飞蓬
    春飞蓬 菊科
    是极为常见的春天开花的杂草之一,多年生草本植物。
    在杂草丛生的旷野中也常能看到它。
    原产地北美洲,属外来种。
    据说是大正时期作为观赏植物引进的,后蔓延开来。
    繁殖力极强,不仅高尾山地区,在城市的空地、路旁及全国各地,随处可见。
    花直径约2cm,白色中略带淡粉色,蕾期下垂或倾斜,盛开时,花朵向上。
    花瓣纤细,令人觉得非常纤柔。春天开紫色花,故得名「春紫苑」(日文)。
    特点是全株被生柔毛,茎中空。
    叶片匙形,茎生叶半抱茎生长。

    ●季节 4月中旬~5月下旬
    ●株高  30~80cm
    ●分布区域 1号路、5号路、稲荷山、里高尾、奥高尾
  • 蜂斗菜 菊科
    蜂斗菜
    蜂斗菜 菊科
    常见于山坡林下、溪谷边的草丛林缘中,多年生草本植物。
    初春时节,率先长出花茎(不长叶只开花的茎)。
    这就是「蜂斗菜的花茎」,它恰到好处的苦味,是深受人们欢迎的野菜之一。
    吃天麸罗或烫拌青菜时常常用到它,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一种山野菜。
    花雌雄异株,雌花为白色,授完粉后,茎迅速长高,种子像蒲公英一样长满柔毛,随风飘散。
    雄花为黄色,开完后就枯萎了。
    茎不在地面向上生长,而是在地下横向生长。
    花谢以后,长出基生叶。
    叶15~30cm,叶柄长达60cm。
    叶片可煮食或油炒。

    ●季节 3月~5月
    ●株高  10~25cm(雄株)45cm(雌株)
    ●分布区域 1号路、4~6号路、蛇泷、里高尾、南高尾
  • 柔垂缬草 败酱科
    柔垂缬草
    柔垂缬草 败酱科
    常生长于潮湿的山坡、林下及溪泽沿岸的地方,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与秋天开花的苦菜花同为败酱科。
    花蕾酷似扎染,花凋谢的时候,根部又发出新的幼苗,匍匐延伸,由此得名柔垂缬草。
    粗且柔软的茎,笔直挺立,顶端绽开数朵小白花。
    花开伊始,呈浅红色,随后慢慢变白。
    花瓣5裂,雄蕊不太突出。
    叶呈羽状裂开,边缘有波状锯齿。
    初春时,叶片没有锯齿,看上去像是另外的植物。
    花落后,像蒲公英种子一样,结出带毛的籽实。

    ●季节 4月上旬~5月中旬
    ●株高 20~40cm
    ●分布区域 1~6号路、稲荷山、蛇泷、里高尾
  • 假盖果草属 茜草科
    假盖果草属
    假盖果草属 茜草科
    生长在山地潮湿的林下、石隙或沼泽地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最初发现于三重县的稻森山,由此得名(日文:稲森草)。
    高尾山虽广域野生着假盖果草属,但数量不多,且因茎梗短,不太簇生,也是一种很难发现的花卉植物。
    叶径3~6cm,呈卵形。
    长有胎毛般的柔毛。
    1根茎展开4~6枚叶,淡紫红色的花瓣,像漂浮在上面似地绽开。
    花的直径2.5cm左右,顶端5裂。边缘像褶边一样呈波浪状,隐隐地透出精致来。
    依雄蕊位置的不同,雌蕊可有长瓣花和短瓣花2种花型。

    ●季节 5月中旬~6月下旬
    ●株高 5~10cm
    ●分布区域 1~2号路,6号路,稻荷山
  • 婆婆纳 玄参科
    婆婆纳
    婆婆纳 玄参科
    生长在山地林间、沿河一带等潮湿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晚春时期当树木都已长出新叶时开花。开花后结果,果实呈扇形,花萼的形状酷似日本战国时期武将所佩戴的头盔,故在日文中得名“锹形草”。
    花色呈淡淡的紫红色,在茎杆上部的叶腋下开花,一次1~5朵。花直径约1cm,花瓣上有紫色条纹。因为碗状的花冠上有4处较深的裂口,因此看上去犹如有4片花瓣。叶对生,每次2片。叶呈鹅卵形,前端尖锐,叶缘有锯齿。越靠近上部的叶越大,长约3~5cm。茎叶上生有短小的绒毛。

    ●花期 5月上旬~6月上旬
    ●植株高 约10~20cm
    ●分布  高尾山6号路、里高尾
  • 匍茎通泉草 玄参科
    匍茎通泉草
    匍茎通泉草 玄参科
    生长在日照条件良好又偏潮湿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
    经常在田间地埂上大量群生。虽然可以结出种子,但种子的发芽率很低,因此多通过在地面上匍匐生长的茎杆长出根系来繁殖。因为如地毯般大量生长覆盖地表,因此在日文名中带有“苔”字,但并不是苔藓类植物。从根部长出大量叶片,长约4~7cm,呈鹅卵形或椭圆形。
    在叶间长出的茎杆顶端开花,花色呈淡紫色到紫红色,花稀疏。花朵为唇形,长约1.5~2cm。花色为白色的品种在日文中被简单称为“鹭苔”。

    ●花期 4月~6月
    ●植株高 约10~15cm
    ●分布  里高尾、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
  • 齿鳞草 玄参科
    齿鳞草
    齿鳞草 玄参科
    生长在山毛榉等落叶阔叶树下、偏潮湿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寄生在树木的根部,通过吸收养分生长的寄生植物,没有绿叶。
    地下茎长有侧枝,在土壤中水平生长,并在各处长出只开花不长叶的粗壮花茎。外形酷似吃剩下的玉米棒被插在地面上。在●花期时花茎上开满管状小花,花长约1.2cm。花穗外形酷似箭囊,因此在日文中得名“山箭囊”。花色呈白色,带有淡淡的紫红色,十分美丽。从花中伸出细长的雌蕊,雌蕊顶端圆润,周围的花萼上有大量细毛。

    ●花期 4月下旬~5月中旬
    ●植株高 约10~25cm
    ●分布  高尾山4号路
  • 东茛菪 茄科
    东茛菪
    东茛菪 茄科
    生长在林间空地、沿河一带等潮湿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以有毒闻名,早春长出的嫩芽看上去十分水灵鲜嫩,因此经常有误食事件发生。误食后会引起幻觉,痛苦程度使人发狂,又因为其根茎与山萆薢(天南星科)相似,因此在日文中得名“走野老”(意为令人狂奔的萆薢)。另外,将其根部晒干后,可用作止痛剂。花长约2cm,呈吊钟型,在叶根处开花,花色为深紫红色,花朵下垂。花内侧呈淡绿色,中间的黄色雄蕊十分醒目。花瓣边缘有较浅的5裂。叶长约6~18cm,呈卵状椭圆形,叶表面沿叶脉呈凹凸不平状。果实呈球形,直径在1cm左右。

    ●花期 4月上旬~5月下旬
    ●植株高 约30~60cm
    ●分布  高尾山3号路、里高尾
  • Ougikazura 唇型科
    Ougikazura
    Ougikazura 唇型科
    生长在山地林间、沿河一带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
    从根部长出纤匐枝(贴地匍匐生长的枝条),枝条细长,呈大面积覆盖状群生。开花时也成片开放,极少看到单独开花的情况。
    花呈淡紫色,管状唇形,长约2.5cm。茎垂直生长,在茎杆上部的叶腋下开花,一次数朵,花聚生。叶片有较浅的裂口,呈心形,叶缘有波浪状锯齿。
    叶长约2~5cm,叶对生。其日文名“扇葛”正是因为叶片呈扇形,同时开花后会长出葛(豆科)一般的纤匐枝,且呈扇形展开,故得名。

    花旗 4月下旬~5月下旬
    ●植株高 约8~20cm
    ●分布  高尾山6号路、北高尾、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
  • Okatatsunamisou 唇型科
    Okatatsunamisou
    Okatatsunamisou 唇型科
    自山脚到山顶以及林间草地都有分布 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在高尾山上可以找到韩信草的近缘植物,但都不像短促京黄芩般叶片都朝一个方向倾斜,而是聚生在茎杆的上部,因此可以通过这一点加以区别。花呈弯曲的管状,长约2cm。花在茎杆顶端直立生长,一次数朵同时开花。
    韩信草在日文中被称作“立浪草”,是因为花的形状酷似打过来的浪头。而该种生于山坡,因此在日文中得名“丘立浪草”。
    花色为淡淡的紫罗兰色,茎杆上有向下的短毛。叶呈广卵形,叶缘有粗大的锯齿。
    叶片越往上越大,长约5cm。花凋谢后,花萼呈碗状收缩。果实在花萼中成熟。果实成熟后释放出黑色的种子。

    ●花期 5月中旬~6月中旬
    ●植株高 约20~50cm
    ●分布  高尾山6号路
  • 野芝麻 唇型科
    野芝麻
    野芝麻 唇型科
    生长于林间沿河地带等半日照环境中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在平地路边也十分常见。花为管状唇形,在茎杆上部的叶腋下大量开放。
    花长约3cm,花的形状酷似戴着草帽的舞女,因此在日文中得名“踊子草”。下侧的花瓣3裂,中间的花瓣大而突出。此处可供昆虫停留,会吸引大量蜜蜂前来采蜜。花色呈白色或淡黄色,也有粉红色的品种。在高尾山多见为白色的花朵。叶前端尖锐,呈广卵形,长约5~10cm。叶缘有锯齿。
    茎的断面呈四边形,茎柔软,结处生有较长绒毛。

    ●花期 4月下旬~5月中旬
    ●植株高 约30~50cm
    ●分布  里高尾
  • 金钱薄荷 唇型科
    金钱薄荷
    金钱薄荷 唇型科
    生长于路边草地等光照条件良好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花凋谢后茎干倒伏,生出藤蔓匍匐生长。可在各处生根,是一种繁殖能力很强的植物。因其可以穿过各家的矮树墙寻找新的生长场所,因此在日文中得名“垣通”(意为穿墙)。
    古时金钱薄荷也被用于治疗儿童的疳虫病,因此也有“疳虫草”的别称。花为管状唇形,长约1.5~2.5cm。花呈淡紫色到红色,下侧花瓣较大,朝前突出,花瓣上带有紫色的斑点。有较长的叶柄,叶呈圆形或椭圆形,叶缘有不锋利的锯齿。
    叶表面有皱纹,揉搓后有较强香气。嫩叶和嫩茎在焯水后可制成凉拌菜或沙拉供食用。

    ●花期 4月~5月
    ●植株高 约5~25cm
    ●分布  高尾山4~5号路、里高尾
  • 金疮小草 唇型科
    金疮小草
    金疮小草 唇型科
    生长于山脚路边等宽阔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茎杆在地面上匍匐生长,长出放射状的叶片。因为外形酷似盖在地面上的盖子,因此在日本有“地狱灶神”的别称。
    此外在民间认为其可以治疗刀伤和肠胃疾病而被作为草药使用,因此又有“医生杀”(意为有了金疮小草从此不再需要医生)的别称。
    唇形科植物的茎杆断面多为四边形,而金疮小草的断面为圆形,十分特别。呈放射状展开的根生叶(长于根部附近的叶片)长约4~6cm。叶片略厚,泛紫色。叶片呈倒披针形,宽约1~2cm,形似刮刀。叶缘有粗大的锯齿。花长约1cm,呈唇形,深紫色,数朵同时开放。

    ●花期 3月~5月
    ●植株高 约5cm
    ●分布  高尾山2~3号路、5号路、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
  • 紫背金盘 唇型科
    紫背金盘
    紫背金盘 唇型科
    生长于山坡斜面、树林等光照条件良好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经常在开采后的树林斜坡群生,全株覆盖有卷曲的白色绒毛。
    茎杆垂直生长,上面开满花朵,层层开放,形成花穗。样子酷似日本古时宫中的女官所穿的十二单(日本的一种服装),因此在日文中得名“十二单”。
    花呈唇形,长约1cm。颜色为白色或淡紫色。其特点为上侧的花瓣比下侧花瓣要小很多。叶长约3~5cm,叶对生,一次2~4片。叶前端呈稍尖的椭圆形,宽约1.5~3cm。背面泛白,叶缘有波浪状锯齿。

    ●花期 4月中旬~5月下旬
    ●植株高 约10~20cm
    ●分布  高尾山2号路、5号路、里高尾、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南高尾
  • Tsukubakinmonsou 唇型科
    Tsukubakinmonsou
    Tsukubakinmonsou 唇型科
    广泛分布 在关东到四国地区以及太平洋沿岸的山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在高尾山的树间空地等光照条件良好地带生长。是主要分布 在靠近日本海一侧的筋骨草的变种,植株形态十分相似,几乎无法区分。金纹草本身就是筋骨草的别名,因为该种最初在筑波山被发现,因此在日文中得名“筑波金纹草”。
    叶为长椭圆形,长约2~6cm。叶缘有波浪状锯齿。表面沿叶脉处呈紫色,背面整体呈紫色。
    叶腋下开出淡紫色到白色的唇型花朵,花朵长约1cm。上侧的花瓣极小,只有1mm左右。这一点是区别它和筋骨草的关键。

    ●花期 4月中旬~5月中旬
    ●植株高 约5~15cm
    ●分布  高尾山3~4号路
  • 紫花野芝麻 唇型科
    紫花野芝麻
    紫花野芝麻 唇型科
    原产于欧洲的二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发芽后越冬,第二年开花结果的植物)。在明治时期从国外引入日本,在东京周围一带较常见。在高尾山一带居住区的路边也十分常见。花为管状唇形,
    花长约1cm。相比野芝麻的花显得更小。花开于茎杆上部的叶间,花色呈淡紫色,花小,在叶片下隐约可见。
    叶长约1.5~3cm,呈鹅卵形,叶缘有锯齿。表面上有突出的网状叶脉,清晰可见。茎杆上部的叶片密集,泛紫红色。 多见为群生,虽然花不大,但数量多,放眼望去呈一片淡紫色。
    茎的断面呈四边形,茎柔软,节处生有较长绒毛。在休耕田等人类活动较少且土地肥沃的地区大量群生。

    ●花期 3月~5月
    ●植株高 约10~25cm
    ●分布  高尾山1号路、3号路、5号路、里高尾、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
  • 宝盖草 唇型科
    宝盖草
    宝盖草 唇型科
    生长于道路两边及田间地埂等光照条件良好地带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靠近高尾山居住区一带也十分常见。叶对生,一次2片,呈半圆形,酷似佛祖端坐的莲花台,因此在日文中得名“佛之座”。
    另外,由于叶片层层向上生长,因此又有三阶草的别名。花呈管状唇形,长约2cm。花色为紫红色,在茎杆上部的叶腋下大量开花。
    其中也有从开放到凋谢一直保持花苞状态的闭花品种。该品种可不借助虫媒,通过自花授粉结出种子。叶长约1~2cm,呈圆形的扇状。叶缘有不锋利的锯齿。
    另外,在日本代表春季的七种植物之一的“佛之座”并不是宝盖草,而是另一种菊科植物,名为稻槎菜。

    ●花期 3月~6月
    ●植株高 约10~30cm
    ●分布  稻荷山、里高尾、高尾山1~6号路
  • 短促京黄芩 唇型科
    短促京黄芩
    短促京黄芩 唇型科
    生长于山地树阴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花朵呈管状唇形,朝同一个方向纵向一列开花。近缘植物韩信草的花基部扭曲后直立生长,而短促京黄芩呈斜向生长。
    茎杆顶端稀疏开花,自下而上开放。花长约1~2cm,下侧花瓣长而朝前突出。上侧的花瓣呈淡紫罗兰色,下侧花瓣呈白色。叶为三角状卵形,叶缘有锋利的锯齿。
    叶的两面都有绒毛。叶长约1.5~4cm,叶片越往上越小。花凋谢后结果,花萼如同2片贝壳般闭合。果实成熟后,上部的花萼脱落。

    ●花期 5~6月
    ●植株高 约10~25cm
    ●分布  里高尾、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
  • 荨麻叶龙头草 唇型科
    荨麻叶龙头草
    荨麻叶龙头草 唇型科
    生长于山间沿河地区及林地路边等光照条件良好地带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其花朵在唇形科中属于较大品种,同时大量开花是它区别于其他唇形科植物的特点之一。其群生的特点使它在花期时分外醒目。
    其日文名来自于日本能乐中的“罗生门”,因为花的形状酷似传说中日本武将渡边网在罗生门砍落的女鬼手臂,因此得名“罗生门葛”。花为紫色,长约4~5cm。在茎杆上部的叶腋下开花,花呈唇形,花朵都朝向同一个方向开放。下侧的花瓣带有紫色的斑点,并生有白色绒毛。叶长约2~5cm,叶对生。
    叶呈心形,叶缘有不锋利的锯齿。花凋谢后,靠近地面生出纤匐枝(贴地匍匐生长的枝条),枝条纤细,可通过纤匐枝繁殖。

    ●花期 4月中旬~5月下旬
    ●植株高 约20~30cm
    ●分布  里高尾、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
  • 附地菜 紫草科
    附地菜
    附地菜 紫草科
    是一种在路边田埂一带十分常见的二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发芽后越冬,第二年开花结果的植物)。根生叶(长于根部附近的叶片)贴地呈放射状匍匐生长,冬季不枯萎。春季到来时从根部长出数条茎秆。因为茎叶会散发和黄瓜极其相似的味道,因此在日文中得名“黄瓜草 ”。
    花的直径在2mm左右,淡蓝色,但由于花朵过小,在远处看接近白色。开花的茎秆顶端酷似发条般卷曲,在花期时伴随花的开放逐渐伸展。因为其外形很像蝎子的尾巴,所以又有“蝎子花序(长有许多花的花轴)”的叫法。花在茎秆上自下而上开花,茎秆也随着花的开放逐渐长高。茎秆上部的叶片呈长椭圆形,长约1~2cm,生有细毛。根生叶呈圆鹅卵形,有较长叶柄。

    ●花期 4~5月
    ●植株高 约15~30cm
    ●分布  高尾山1号路、5号路、里高尾、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
  • 梓木草 紫草科
    梓木草
    梓木草 紫草科
    生长于山地林间及草地等光照条件良好的干燥地区,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因为花色接近萤火虫发出的光,因此在日本被称为“萤火虫草”。在叶片嫩绿时,鲜艳的蓝紫色花朵犹如漂浮在空中一般。花的直径约1.5~2cm,在细长的茎秆上部的叶根处开花,一次数多同时开放。花瓣5裂,中央部分有凸起的白色条纹。叶长约2~6cm,呈细长的披针形。茎叶上长有坚硬的绒毛,触感粗糙。
    花凋谢后长出较长的纤匐枝(贴地匍匐生长的枝条),可通过在纤匐枝上长出根系来繁殖。叶在冬季也不会枯萎。

    ●花期 4月中旬~5月中旬
    ●植株高  约15~20cm
    ●分布  南高尾
  • 山琉璃草 紫草科
    山琉璃草
    山琉璃草 紫草科
    生长在山地林间、沿河一带等潮湿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在高尾山比较陡峭的山坡上非常常见。茎秆匍匐生长,茎杆上部开花,植株较大。因为在花茎顶端大量开花,因此虽然植株不高,却也十分显眼。
    花的直径在1cm左右,花瓣5裂。刚开放时花呈淡蓝色,盛开后颜色逐渐变为紫色。茎叶上生有白色绒毛。根生叶(长于根部附近的叶片)较大,长约12~15cm,呈放射状大量生长。叶呈披针形,叶缘呈较浅波浪状。叶贴茎生长,越往上叶片越小。花凋谢后,生出较长的藤蔓并繁殖出新植株。

    ●花期 4月上旬~5月上旬
    ●植株高 约7~20cm
    ●分布  高尾山2~3号路、里高尾
  • 笔龙胆 龙胆科
    笔龙胆
    笔龙胆 龙胆科
    生长于山野杂树林及草地等光照条件良好地区的二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发芽后越冬,第二年开花结果的植物)。花苞的形状酷似毛笔尖,因此得名笔龙胆。
    在晴天时开花,雨天或多云的时候花紧闭。花长约2~2.5cm,呈喇叭状,在茎秆顶端开花,一次数朵一起开放。花的前端有5裂,中间长有副片,因此看上去犹如10裂。花呈紫罗兰色,少数情况下也有白色的花朵。茎上部聚生大量叶,叶片质地厚实,呈小鹅卵形,长约0.5~1.2cm。背面经常泛紫红色。

    ●花期 4月中旬~5月中旬
    ●植株高 约5~10cm
    ●分布  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南高尾
  • 水晶兰 鹿蹄草科
    水晶兰
    水晶兰 鹿蹄草科
    整体白色、没有绿叶的腐生植物。
    生长于腐叶土上,与从其中汲取养分的菌根一起生长。
    在幽暗潮湿的山地、落叶厚积的落叶阔叶林中,常会看到绽放的水晶兰。
    汉字(日文)写做「銀竜草」,低垂俯视的花和叶,裹覆在(鳞状的)鳞片叶中,看上去宛如一条银色的龙,由此得名。
    具有玻璃工艺般的纤细美,但由于花开于梅雨期的幽暗森林中,更有「幽灵草」的别名。
    筒状花,3~5片花瓣。
    在雌蕊的顶端开花,略带紫色。
    果实为浆果(成熟时,含有丰富的水分,果实肉质柔软),茎倾倒时,果实破碎,种子散落。

    ●季节 6月中旬~7月下旬
    ●株高 5~8cm
    ●分布区域 3~4号路、奥高尾
  • 仙洞草 伞形科
    仙洞草
    仙洞草 伞形科
    生长在山地林间、沿河一带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早春时期在叶生长之前先开花。
    全株柔软,植株纤细。为何被称为“仙洞草”至今不明。叶的形状与日本黄连(毛茛科)相似,因此在日文中有“似黄连”的别称。
    叶为3片1组的复叶,各片小叶都有较深的裂口。其特征为叶柄较长,且带有紫色,从根部垂直长出。叶间长出枝干,在顶端开出大量白色小花,花的直径约1mm。有5片花瓣,朝内侧卷曲。从花中伸出的黄色雄蕊十分显眼。花凋谢后,结出椭圆形的果实,果实长约3~5cm。

    ●花期 3月下旬~4月下旬
    ●植株高 约10~20cm
    ●分布  高尾山1~6号路、蛇瀑布、里高尾
  • 日本球果堇菜 堇菜科
    日本球果堇菜
    日本球果堇菜 堇菜科
    生长在山地林间、沿河一带等潮湿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是高尾山春季最先开放的堇菜科植物。因为其叶片形状酷似德川家康的家辉双叶葵,故得名。堇菜科的花一般有2片称为侧瓣的花瓣,左右展开,而日本球果堇菜的花瓣却不怎么展开,可以通过这一特点将日本球果堇菜和其他堇菜科植物区分开来。
    植株矮小,花略朝下开放,颜色呈淡紫色或白色。叶呈圆形,有大量绒毛。在花期时,叶片小而圆,长约2cm。花期结束后,叶继续生长,长约5~8cm,可通过地面的匍匐茎繁殖。

    ●花期 3月中旬~4月中旬
    ●植株高 3~8cm
    ●分布  里高尾、南高尾
  • 茜堇菜 堇菜科
    茜堇菜
    茜堇菜 堇菜科
    生长在低矮山脊及山腰草地一带等光照条件良好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植株小巧可爱。花呈鲜艳的紫红色,因此得名茜堇菜。
    花的直径在1.5cm左右,花瓣上有紫色条纹。其特点为全株长有短绒毛,是堇菜科中唯一一种在花后部突起的花锯(花瓣后的袋状组织)上也有绒毛的堇菜科植物。侧瓣上的大量绒毛也十分明显。
    叶为接近三角形的卵形,从根部生出。花期时叶长约2~4cm,到夏季时叶继续长到8cm左右。近缘植物中,除侧瓣外都没有绒毛的品种称为“丘堇”,经常生长在西堇菜丛中。

    ●花期 4月上旬~5月中旬
    ●植株高 约5~10cm
    ●分布  南高尾
  • 辽宁堇菜 堇菜科
    辽宁堇菜
    辽宁堇菜 堇菜科
    生长在靠近山脊及林间草地一带等光照条件良好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多分布 于靠太平洋一侧的地区,多见群生,因此很容易被观察到。
    因为其花朵呈红色十分醒目,因此在日文中得名“曙光堇”。其特点为花先于叶开放,每次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呈卷曲状。在向上生长的茎杆上开花,花直径约2~2.5cm。花属于堇菜科植物中较大的品种,多数花会散发香味。
    花瓣的侧瓣上有稀疏的绒毛,花锯(花瓣后的袋状组织)短而粗大。花期过后叶展开,长约3~4cm,前端尖锐,呈心形,有较长叶柄。叶片两面都生有稀疏的绒毛,没有光泽。

    ●花期 4月上旬~5月上旬
    ●植株高 约5~10cm
    ●分布 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南高尾
  • 胡堇草 堇菜科
    胡堇草
    胡堇草 堇菜科
    在山地树林、沿河一带、林间树阴以及日照条件良好地区等各种环境中都有广泛分布 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因为在比睿山首次被发现,所以日文中得名“比睿草”。
    其叶于一般堇菜科植物的叶有所不同,春季长出的叶呈鸟爪状3裂,并会继续开裂成锯齿状。
    进入夏季后叶片快速长大,可长到约15~25cm。在堇菜科中实属罕见。从根部长出叶和花柄,茎杆不露出地面。花的直径约2cm,颜色从白色到淡红色。花瓣边缘呈波浪状,有香味。花锯(花瓣后的袋状组织)偏大,长约7mm。花瓣的侧瓣也长有绒毛。

    ●花期 4月上旬~5月上旬
    ●植株高 约5~15cm
    ●分布  高尾山2号路、4~5号路、稻荷山、里高尾、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北高尾
  • 犁头草 堇菜科
    犁头草
    犁头草 堇菜科
    生长于山间明亮的树林内以及山坡路埂、居住区一带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属于早春开花的堇菜科植物之一,在高尾山上常见于朝南山坡等光照条件良好地带。在日文中得名“小堇菜”,但实际上它的花朵并不小,直径可达到2cm左右。花瓣有紫色条纹,大多数为淡紫色,但也有白色的品种,颜色变化丰富,个体差异较大。叶长约2~5cm,呈长三角形或鹅卵形。前端偏尖。叶从根部长出,与茜堇菜十分相似,但犁头草没有绒毛,可通过这一点来加以区别。

    ●花期 3月下旬~4月中旬
    ●植株高 约5~10cm
    ●分布  高尾山6号路、里高尾
  • Komiyamasumire 堇菜科
    Komiyamasumire
    Komiyamasumire 堇菜科
    生长在沿河一带潮湿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是高尾山中最晚开花的堇菜科植物。宽大的叶片十分醒目,相比之下花十分小巧,直径在1cm左右。
    花呈白色,下部的花萼有紫色花纹。花后部的花萼上有短毛,稍稍向后卷曲。这于绝大多数堇菜科植物不同,可通过这一点加以区分。叶片在幼芽期呈圆形,长大后呈椭圆形或鹅卵形。长约2~3.5cm,柔软但无光泽。
    叶缘有锋利的锯齿,背面泛紫色。临近●花期结束时,会开出大量闭锁花(闭花授粉型花朵)。

    ●花期 4月下旬~5月中旬
    ●植株高 约5~8cm
    ●分布  高尾山4号路、6号路、里高尾
  • 东北堇菜 堇菜科
    东北堇菜
    东北堇菜 堇菜科
    生长于路边草地等光照条件良好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在高尾山的分布 日趋减少,但在居民区一带还有少量东北堇菜。其花朵水平看去形似木工划线时使用的工具墨斗,因此在日文中的发音与墨斗的发音十分相近。
    地下茎粗大,向上成束生出叶和花茎,几乎垂直生长。叶细长,酷似鞋拔子,前端圆润,长约3~8cm。质地稍厚,叶柄处有翼状组织。花的直径在1.2~1.7cm左右,呈深紫色。
    花瓣的侧瓣生有白色绒毛。花锯(花瓣后的袋状组织)长约7mm。

    ●花期 4月中旬~5月上旬
    ●植株高 约7~15cm
    ●分布  高尾山1号路、5号路、稻荷山、里高尾、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
  • 高尾阴地堇菜 堇菜科
    高尾阴地堇菜
    高尾阴地堇菜 堇菜科
    高尾山也被称之为“堇菜山”,而其中又最具代表力的堇菜要数阴地堇菜。喜欢生长在林间山地等沿河一带的潮湿半日照环境中。因为最初在高尾山被发现,因此在日本被称为“高尾堇”。昭和3(1928)年被发现时,认定为是另一种阴地堇菜的变种,其特征为花期的不同以及茶褐色的叶。
    但●花期结束后便开始长出绿色的叶片,使他与其他变种的阴地堇菜难以分分。花的直径在1.5~2cm左右,有淡淡的香味。花色为白色,花瓣上有细小的紫色花纹。叶长约3~6cm,呈鹅卵形或长卵形。

    ●花期 4月上旬~5月上旬
    ●植株高 约5~12cm
    ●分布  高尾山1号路、蛇瀑布、里高尾
  • 紫花堇菜 堇菜科
    紫花堇菜
    紫花堇菜 堇菜科
    从居住区周围的路边到山地林间都有广泛分布 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花期较长,属于较常见的堇菜科植物。地面上的茎杆经常长有侧枝,可用于繁殖。花的直径约1~2cm,淡紫色,偶尔也有白色的品种。下部的花瓣和水平伸展的花瓣上都有紫色的花纹。
    叶长约1~4cm,前端略尖锐,呈心形,叶柄根部长有被称为托叶的小叶片,托叶上有梳齿般的缺口。花锯(花瓣后的袋状组织)细长,约6~8mm。花期时植株高约15cm,但花期结束后继续生长,有时甚至可以长到30cm。就因为这种挺拔的形态特征,所以在日文中得名“立坪堇”。

    ●花期 3月下旬~5月中旬
    ●植株高 约5~15cm
    ●分布  高尾山1号路、3~6号路、蛇瀑布、稻荷山、里高尾、南高尾
  • 堇菜 堇菜科
    堇菜
    堇菜 堇菜科
    生长在山地林间、平地等潮湿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日文名中的“坪”字代表庭院。而其叶片的形状酷似僧侣手中的佛教用具“如意”,因此也有“如意堇”的别名。花的直径约0.8~1cm,是日本所有堇菜科植物中花朵最小的品种。花色呈白色,下部的花瓣上有颜色较深的紫色条纹,十分醒目。水平伸展的花瓣有些长有绒毛,有些则无毛。花锯(花瓣后的袋状组织)长约2~3mm,属于花距较短的品种,花锯接近球形。叶长约2~3.5cm,呈略不完整的心形,背面泛紫色。叶柄根部长有被称为托叶的小叶片,托叶上没有缺口。通过这一特征在非花期也可以和紫花堇菜区别开来。

    ●花期 4月上旬~5月中旬
    ●植株高 约5~10cm
    ●分布  蛇瀑布、里高尾
  • Nagabanosumiresaishin 堇菜科
    Nagabanosumiresaishin
    Nagabanosumiresaishin 堇菜科
    在早春时期,生长于林间空地、沿河一带等潮湿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花如其名(日文名:长叶堇细辛),是叶片较长的大型堇菜科植物。“细辛”两字是因为它叶子的形状类似细辛(马兜铃科植物)而来。在日本靠太平洋地区有广泛分布 。
    叶细长呈心形,叶在开花之后才开始生长。开花前叶长约5~8cm,呈卷曲状。花的直径约2~2.5cm,主要为淡紫色,但高尾山一带的白花品种也很常见。花凋谢后叶子继续生长,可长到15cm左右。地下茎粗大有节,可通过地下茎繁殖。

    ●花期 3月下旬~4月中旬
    ●植株高 约5~12cm
    ●分布  高尾山1~2号路、4~5号路、里高尾、南高尾
  • 翠峰堇菜 堇菜科
    翠峰堇菜
    翠峰堇菜 堇菜科
    生长于山脊、草地及树林等光照条件良好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
    植株形态于紫花堇菜相似,同时散发淡淡的香味,因此在日文中得名“匈立坪堇”(意为有香味的紫花堇菜)。叶柄根部的托叶于紫花堇菜相同,有梳齿状的裂口。
    花的直径约1.2~1.5cm,花瓣边缘圆润。花色呈深紫色,但因为花瓣根部为白色,所以中心部看上去像是褪了色一般,十分特别。花锯(花瓣后的袋状组织)细长,约6~7mm。茎干和花柄上有大量细小的白色绒毛。
    根生叶(长于根部附近的叶片)长约2~3cm,呈圆润的心形。茎杆上的叶片长约2.5~4cm,前端尖锐,呈细长的三角形。

    ●花期 3月下旬~4月下旬
    ●植株高 约5~15cm
    ●分布  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南高尾
  • 紫花地丁 堇菜科
    紫花地丁
    紫花地丁 堇菜科
    生长在居住区周围的路边草地、石墙头、田埂间等日照条件良好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植物。
    茎叶上有大量白色的短毛。和东北堇菜(堇菜科)十分相似,但紫花地丁的花带有香味,叶的前端尖锐,可通过这些特点加以区分。
    另外东北堇菜的叶片几乎垂直生长,而紫花地丁的叶片却贴地生长,十分特别。花的直径约1~1.5cm,呈稍带蓝色的紫色。花瓣上有深紫色的条纹。叶长约3~8cm,呈刮刀状的长椭圆形,背面泛紫色。叶柄两侧的上半部分有附属组织。花凋谢后长出三角形的夏季叶。夏季叶叶缘多向上卷曲。

    ●花期 3月下旬~4月中旬
    ●植株高 约5~10cm
    ●分布  高尾山6号路、里高尾、南高尾
  • 阴地堇菜 堇菜科
    阴地堇菜
    阴地堇菜 堇菜科
    生长在林间山地等沿河一带的潮湿半日照环境中,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因为喜好树阴等半日照环境,因此得名阴地堇菜。可通过地下茎繁殖,所以多见群生。
    被认为是高尾阴地堇菜的母种,植株形态上十分相似,但可通过叶片的颜色是否为绿色加以区别。
    叶长约3~6cm,前端尖锐,呈心形。触感柔软,两面都生有细绒毛。花的直径约1.5~2cm,散发宜人香味。花色为白色,下端花瓣有细小的紫色花纹。水平展开的花瓣基部有大量绒毛。同种中也有无毛的个体。花锯(花瓣后的袋状组织)呈粗大的圆柱形,长约7~8mm。

    ●花期 4月上旬~5月上旬
    ●植株高 约5~12cm
    ●分布  里高尾、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
  • 凤凰堇菜 堇菜科
    凤凰堇菜
    凤凰堇菜 堇菜科
    生长于山间林地等光照条件良好地带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在高尾山的登山道两旁十分常见。
    花色为淡淡的粉红色,花朵小巧可爱,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堇菜科植物。因此在日文中得名“小鸡堇”。
    花的直径约1.5cm,花瓣尖端稍显深红色,中央部分有紫色条纹。水平展开的花瓣基部有少量绒毛。叶前端尖锐,呈接近三角形的心形,与叶柄相连部分的叶片上有较深的凹陷,十分特别。叶缘有粗大的锯齿,背面泛紫色。
    另外,沿着叶脉有白色斑纹的品种被称为白斑凤凰堇菜。

    ●花期 3月下旬~4月中旬
    ●植株高 约5~8cm
    ●分布  高尾山2~5号路、蛇瀑布、里高尾
  • 小堇菜 堇菜科
    小堇菜
    小堇菜 堇菜科
    生长在居住区周围的路边草地、石墙头等日照条件良好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而在山地中森林内几乎见不到它的身影。花如其名,属于小型堇菜科植物中的一种,与东北堇菜(堇菜科)形态相似,但植株体型整体小了一倍左右。小堇菜的叶柄上没有附属组织,可通过这些特点加以区别。
    花的直径约1~1.5cm,花色呈深紫罗兰色,虽然较小却也十分醒目。水平展开的花瓣根部有绒毛。花锯(花瓣后的袋状组织)很细,长约4mm。叶长约3cm,呈细长的三角形,叶根部呈心形。
    叶背面泛紫色,叶缘有凹凸的锯齿,十分特别。

    ●花期 3月下旬~4月上旬
    ●植株高 3~8cm
    ●分布  南高尾
  • Marubasumire 堇菜科
    Marubasumire
    Marubasumire 堇菜科
    生长在沿河地带、山坡斜面、林间空地及道路两边等日照条件良好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因为叶形状呈圆形,因此在日文中得名“圆叶堇”。它与同样是圆叶的日本球果堇菜(堇菜科)很相似,但日本球果堇菜的叶前端尖锐,接近心形,可通过这些特点加以区分。
    花的直径约2cm,花瓣圆润,水平展开的花瓣生有少量绒毛。多见群生,花期时非常醒目。花锯(花瓣后的袋状组织)长约6~7mm,上面有紫色斑点。花期时叶长约2~4cm,但夏季叶长度可以达到7~8cm,植株高度也可以达到约30cm。

    ●花期 4月上旬~5月上旬
    ●植株高 约5~10cm
    ●分布  高尾山3号路、里高尾
  • 钩腺大戟 大戟科
    钩腺大戟
    钩腺大戟 大戟科
    生长于山地林间及路边等光照条件良好地区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日文名中的汉字虽然写作“夏灯台”,但它却是大戟科(日文中为灯台科)植物中,在春季最早开放的品种。因为其花朵的形态很像古时候人们用于照明的油灯,因此得名。从叶根处生出5条侧枝,在顶端开出壶状的花朵。花下有2片展开的叶,花根处有4个腺体。腺体是可以分泌花蜜的器官,前段细小尖锐,酷似锹形虫的腭部。叶呈接近三角形的刮刀形或长椭圆形,长约3~6cm。
    切割茎叶会分泌白色汁液,汁液中含有有毒成分,接触皮肤后会引起红肿,需要小心。

    ●花期 4月上旬~5月下旬
    ●植株高 约20~40cm
    ●分布  高尾山1号路、里高尾
  • 山酢浆草 酢浆草科
    山酢浆草
    山酢浆草 酢浆草科
    常见于日本扁柏或柳杉等植被林的微暗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汉字名为「深山傍食」,意为生长于关东地区,属深山酢浆草。
    但实际上并不只是山里才有这种植物。
    叶子为3出复叶,长长的叶柄先端,3枚小叶子为一出,叶子呈心形。
    特点是茎、叶柄及叶子背面疏被伏生细长柔毛。与山酢浆草相比,叶子背面的柔毛较为稀疏。
    花为白色,直径3~4cm。
    由5片花瓣组成,花瓣上有紫色脉络状花纹。
    只有阳光晴好的时候才开花。开花的株柱不太多,所以很难看到正在盛开的花朵。

    ●季节 3月下旬~4月下旬
    ●株高  10cm
    ●分布区域 1号路、3~6号路、蛇泷、里高尾
  • 远志 远志科
    远志
    远志 远志科
    生长于草地等光照条件良好的干燥地区,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每年出新芽继续生长的草本植物)。花的外观形似胡枝子(豆科)花朵的缩小版,因此在日文中得名“姬萩”(日文中胡枝子写作“萩”,姬萩意味小胡枝子)。花长约1cm左右,颜色呈紫红色。花为管状花,有3片花瓣,可透过花瓣看到前端微裂的花房。花朵根部有5片花萼,花萼与花瓣颜色相同,其中2片呈羽毛状展开,酷似花瓣。花凋谢后花萼会变成绿色。叶片圆润,呈鹅卵形,前端尖锐,两面有绒毛。花期时叶长1cm左右,花凋谢后可长到3cm左右。茎秆有大量卷曲的白色绒毛。

    ●花期 4月中旬~5月下旬
    ●植株高 约10~20cm
    ●分布  稻荷山、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南高尾
  • 四籽野豌豆 豆科
    四籽野豌豆
    四籽野豌豆 豆科
    在路边田埂、草原等光照条件良好地区十分常见的二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发芽后越冬,第二年开花结果的植物)。会结出如豌豆般荚果,长约3~5cm。成熟后变为黑色,远观如同乌鸦一般,因此在日文中得名“乌鸦豌豆”。
    另外因为它的叶片形状酷似弓箭的箭尾,所以还有“箭尾豌豆”的别称。花的直径在1.5cm左右,呈鲜艳的紫红色。在叶根开花,一次2~3朵,花瓣犹如鸟的翅膀。叶为羽状复叶( 叶柄上长有多片小叶的复叶),每片有8~16片小叶构成。叶长约2~3cm,呈细长的鹅卵形,前端酷似弓箭箭尾般凹陷。嫩芽、嫩茎、花、未成熟的果实都可以制成天妇罗或炒制或焯熟后供食用。

    ●花期 3月~6月
    ●植株高 约50~100cm
    ●分布  里高尾、高尾山山顶到阵马山一带
※来自takao手法应用程序山的引用
もっと見る 閉じ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