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AO 599 MUSEUM

高尾山之寶

Insects

高尾山有數千種的昆蟲棲息,和大阪的箕面山和京都的貴船山並稱日本三大昆蟲棲息地,這裡物種極富多樣性又靠近都心,自古以來就是昆蟲研究愛好者的寶地。這也使得在高尾山首次發現的物種甚多,許多昆蟲的名稱都冠有高尾之名,例如高尾天社蛾和高尾目高天牛等。

  • 黃斑弄蝶 弄蝶科
    黃斑弄蝶
    黃斑弄蝶 弄蝶科
    分佈於北海道南部、本州、四國、九州和種子島、屋久島等島嶼。以低山、丘陵地、山地的林緣或草地等陽光充足的地方為棲息地。正如名字所示,褐色的翅表綴有黃色的斑紋,特徵明顯。翅裡幾乎為同樣的花紋,黃褐色的翅底斑紋不太明顯。雄蝶翅前端尖凸,雌蝶較為圓滑。夏天常在雜木林或草地上翩翩起舞,吸食一年蓬或大薊等的花蜜,有時也落在地面上吸水。幼蟲以芒草、薏苡、狹葉青苦竹等禾本科植物的葉子為食。

    ●翅展/26~32mm
    ●成蟲活動期/6~9月
  • 寬邊赭弄蝶 弄蝶科
    寬邊赭弄蝶
    寬邊赭弄蝶 弄蝶科
    分佈於本州、四國、九州等地。以低山地、山地的樹林或高原、林緣等為棲息地。雖然其日文名以「姬」字為首,但體型大小與黃斑弄蝶沒有太大差別。翅呈赭色,外緣有黑褐色寬頻紋,中室綴有網眼狀斑紋,可區分於黃斑弄蝶。雌蝶翅表為暗褐色,遍布黃色斑紋。翅裡雌雄同色,都由橙色到淺黃褐色,沿翅脈生有脈絡狀花紋。白天在樹林內低飛,動作俊俏敏捷。喜食一年蓬和薊等的花蜜。幼蟲以求米草、yamakamoasiboso等禾本科植物的葉子為食。

    ●翅展/25~30mm
    ●成蟲活動期/5~9月
  • 黑弄蝶 弄蝶科
    黑弄蝶
    黑弄蝶 弄蝶科
    分佈於北海道南部的部分區域及本州、四國、九州等地,主要在平原到低山的樹林中棲息。春天到初秋時節出現,白天常在樹木茂盛的林間翩躚起舞。翅面黑褐色,前翅中室綴有3枚碩大的白色斑點,尖端附近並列排有細小的白色斑點。隨著地域差異,翅膀的花紋也不同,近畿以西的地方出現的個體,後翅也序生白色斑紋,與前翅斑紋連接,形成帶狀。喜食一年蓬和薊等的花蜜,也聚集在動物的糞便上或落在地上吸水。幼蟲以日本薯蕷的葉子為食。雄蝶有劃分領域、圈繩定界的習性。

    ●翅展/33~36mm
    ●成蟲活動期/4~10月
  • 山珠弄蝶 弄蝶科
    山珠弄蝶
    山珠弄蝶 弄蝶科
    分佈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地。喜棲息在低地、山地的落葉闊葉林和開闊的雜木林等光照充足的地方。翅表為暗褐色,前翅綴有複雜的波浪狀花紋,雄蝶有紫色光澤,雌蝶為明亮的白色條狀花紋。後翅內外兩側都綴有黃色斑點。白天在森林中飛舞,吸食東北堇菜和蒲公英等的花蜜。也常落在地面上,張開翅膀享受日光浴。生命短暫,只在3~4月間出現。幼蟲以麻櫟、枹櫟、槲樹等的葉子為食。

    ●翅展/36~40mm
    ●成蟲活動期/3~4月
  • 狹翅弄蝶 弄蝶科
    狹翅弄蝶
    狹翅弄蝶 弄蝶科
    分佈於東北南部以西的本州、四國、九州等地。以平原、低山地的森林和草地等為主要棲息地。翅表底色為黑褐色,靠近身體的部分為黃褐色,前翅表面綴有數個碩大的白色斑點。翅裡為黃褐色,並鑲有多個帶有黑邊的白色斑點,這是區別於其他蝴蝶的重要特徵。白天翩翩飛舞,聚集在矮桃和一年蓬等的花朵上吸食花蜜,也會落在有水處吸水。幼蟲以大油芒和黃草等禾本科植物的葉子為食。羽化的雄蝶還會在這些禾本科植物的葉子上劃定自己的活動範圍。

    ●翅展/32~37mm
    ●成蟲活動期/6~8月
  • 天蠶蛾 天蠶蛾科
    天蠶蛾
    天蠶蛾 天蠶蛾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對馬、屋久島一帶。從平地到山地樹林間都可繁衍生息。體型較大的天蠶蛾翅展約可達到15cm,是本州地區體型最大的蛾類。古時從天蠶蛾的繭中抽絲用於紡織,由多見於山地,因此在日文中得名「山繭蛾」。翅膀顏色有紅褐色或土黃色等,個體差異較大,從前端沿外沿有暗褐色的長條紋。中央附近有眼狀紋。雌蛾與雄蛾的觸角不同,雄蛾觸角呈羽毛狀,而雌蛾觸角呈梳齒狀。成蟲在夜間活動,經常出現在燈光附近。成蟲不取食,依靠幼蟲時期積蓄的養分生存。幼蟲以麻櫟、枹櫟等植物為食。繭與蠶蛾相似,呈淡綠色。

    ●翅展 約110~150mm
    ●成蟲活動期 8~9月
  • 綠目天蠶蛾 天蠶蛾科
    綠目天蠶蛾
    綠目天蠶蛾 天蠶蛾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對馬、屋久島一帶。從平地到山地樹林都可繁衍生息。與天蠶蛾相比,體型小了近一倍,翅膀整體呈暗淡的綠色,前翅的前半部分呈白色。翅膀邊緣呈茶褐色,各翅中央附近有巨大的眼狀紋。也有翅膀邊緣為紅褐色的品種,以及底色為亮黃褐色的品種。相較於與天蠶蛾,成蟲出現的時期更晚,同為夜間活動。成蟲與其他天蠶蛾科近緣種相同,都不取食。幼蟲以麻櫟、空木、櫸樹等樹木的葉為食。

    ●翅展 約85~105mm
    ●成蟲活動期 9~11月
  • 雙黑目天蠶蛾 天蠶蛾科
    雙黑目天蠶蛾
    雙黑目天蠶蛾 天蠶蛾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對馬、屋久島一帶。從平地到山地森林、雜樹林及草地一帶都可繁衍生息。日文名「楠蠶」正是取其「生活在楠木上的蠶」之意。體色呈黃褐色或紅褐色,個體差異很大。後翅(兩對翅中位於後方的翅)中央有明顯的眼狀斑紋。 前翅(兩對翅中位於前方的翅)的眼狀斑紋不完整,但前端有酷似蜥蜴側臉的斑紋。夜間與天蠶蛾一同聚集在燈光周圍,白天在附近的屋簷下休息。幼蟲呈綠色,有白色的長毛,因此在日本被稱為「白髮太郎」。幼蟲以樟樹、光葉櫸、銀杏等樹木的葉為食。蟲繭如竹簍般充滿縫隙,因此被稱為「透光的稻草包」。成蟲羽化後,蟲繭經常掉落在林道邊的草叢中。

    ●翅展 約100~120mm
    ●成蟲活動期 8~10月
  • 淺藍色大天蠶蛾 天蠶蛾科
    淺藍色大天蠶蛾
    淺藍色大天蠶蛾 天蠶蛾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對馬、屋久島一帶。從平地到山地、樹林到高原一帶都可繁衍生息,翅膀呈藍白色或淡綠色。前翅的前緣呈紅色,前翅、後翅的中央附近都有較小的眼狀斑紋。雌蛾與雄蛾的觸角不同,雄蛾觸角呈羽毛狀,而刺蛾觸角呈梳齒狀。雄蛾有較長的尾狀突起,而相比之下雌蛾的尾狀突起較短。成蟲每年有2次活動期,分別在初夏和盛夏的7~8月間。經常出現在燈光附近。成蟲的口器退化無法進食,依靠幼蟲時期積蓄的養分生存。幼蟲以枹櫟、梅樹、杏、石榴、梨、蘋果等各類樹木的葉為食。

    ●翅展 約80~120mm
    ●成蟲活動期 4~5月、7~8月
  • 白光裳夜蛾 夜蛾科
    白光裳夜蛾
    白光裳夜蛾 夜蛾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一帶。從低矮山坡到山地、樹林到草地都可繁衍生息。前翅呈灰褐色,有濃淡不一的複雜斑紋,與樹皮十分相似,但後翅呈白色,有2條粗大的黑色帶狀條紋。翅收攏後,看不到後翅,停留在樹皮上時形成保護色,極難察覺。但在受到驚嚇時展開前翅並露出後翅,以警告天敵不要靠近。白天多停留在較大樹木的樹幹或枝條上休息,夜間出來活動,在各種樹木間飛舞並吸食樹液。幼蟲以薔薇科灰葉稠李的樹葉為食。

    ●翅展 約80~95mm
    ●成蟲活動期 7~10月
  • 白頂突峰尺蛾 尺蛾科
    白頂突峰尺蛾
    白頂突峰尺蛾 尺蛾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及伊豆群島、對馬、西南群島一帶。從低矮山坡到山地、樹林到草地都可繁衍生息。翅呈灰色或茶褐色,酷似樹皮,在樹上停留時幾乎無法分辨。近緣蛾類很多,翅也多呈樹皮狀花紋,但多因為花紋左右對稱或因形成不自然的隆起而被察覺。白頂突峰尺蛾屬於大型蛾類,在早春3~4月期間出現,雄蛾經常出現在燈光附近。幼蟲為尺蠖蟲,顏色也與樹皮相近。幼蟲可以蘋果、梨、山茶、栗、麻櫟、枹櫟等多種樹木的樹葉為食。

    ●翅展 約40~75mm
    ●成蟲活動期 3~4月
  • 黃尺松尺蛾 尺蛾科
    黃尺松尺蛾
    黃尺松尺蛾 尺蛾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沖繩一帶。從平地到山地、樹林到草地都可繁衍生息。是為數不多的在冬季活動的昆蟲之一,成蟲活動期從晚秋持續到翌年一月左右。成蟲的前翅呈茶褐色或黃褐色,有暗褐色的帶狀條紋。 與十分相似的近緣品種大黃尺松尺蛾相比,褐色帶狀條紋有明顯的扭曲,可通過此特點加以區別。後翅相比前翅的褐色更淡。雌蛾身長在11~15mm左右,但沒有翅,藉由發達的長足行走移動。體型酷似椿象的幼蟲,白色身體上有黑色的斑點。幼蟲以枹木、楊屬、楊柳、薔薇、杜鵑等多種植物的樹葉為食。

    ●翅展 約34~45mm
    ●成蟲活動期 11~1月
  • 雪尾尺蛾 尺蛾科
    雪尾尺蛾
    雪尾尺蛾 尺蛾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西南群島一帶,在全日本都可得見。從平地到山地、樹林到草地都可繁衍生息,在高尾山山道兩邊的樹葉上也可窺見。翅呈白色,前翅有2條褐色的帶狀條紋,全身都有抓痕般的花紋。與近緣品種白翅尺蛾相比,其帶狀條紋間為全白,沒有斑紋,可通過此特點加以區分。雪尾尺蛾有尖細的尾狀突起,附近有2個紅褐色的斑點。雌蛾的體型比雄蛾大一倍。在初夏到秋季出現,在各種花上停留並吸食花蜜。幼蟲以山毛櫸科、榆科、豆科、忍冬科等多種植物的樹葉為食。

    ●翅展 約36~59mm
    ●成蟲活動期 5~10月
  • 雙白毛漆尺蛾 尺蛾科
    雙白毛漆尺蛾
    雙白毛漆尺蛾 尺蛾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御藏島一帶,從低矮山地到山林綠地、沿河一帶林道都可繁衍生息。翅展不到3cm,屬於小型蛾類,多生活在略潮濕的樹蔭下、沿河一帶的草地等區域。翅為黑色,中央有白色帶狀條紋。存在個體差異,有些成蟲翅緣和翅根有白色斑點或白色條紋狀斑紋。在白天活動,飛舞的樣子常被誤認為是蝴蝶。成蟲一年有2次活動期,分別在初夏和盛夏。吸食多種植物的花蜜。幼蟲以山粗齒繡球花的樹葉為食。

    ●翅展 約20~26mm
    ●成蟲活動期 5月、7~8月
  • 鹿蛾 燈蛾科
    鹿蛾
    鹿蛾 燈蛾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對馬一帶。從平地到山地、樹林到草地、原野等區域都可繁衍生息。翅呈黑色,有斑點狀的透明部分,如同小鹿的花紋,因此得名鹿蛾。翅細長,軀幹黑色,有黃色的帶狀花紋,酷似蜜蜂的同類。雌蛾的腹部比雄蛾粗大。活動期在初夏到初秋之間。白天出來活動,吸食多種花的花蜜。幼蟲為全黑的毛蟲,以三葉草、蒲公英、羊蹄等生長於河岸原野的植物為食。

    ●翅展 約30~37mm
    ●成蟲活動期 6~9月
  • 網蛾 網蛾科
    網蛾
    網蛾 網蛾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佐渡島、對馬、千島列島等島嶼一帶。從平地到山地、樹林到草地、原野等區域都可繁衍生息。翅呈黑色,前翅有一個角狀白色斑點,後翅則有兩個。因為斑點橫向排列(酷似窗戶),因而在日文中得名「窗蝶」。全翅有分散的黃色斑點。頭部和胸部的背面有黃色部分,酷似弄蝶。在早春和夏季十分常見,在高尾山的山間林道邊的草叢中很容易觀察到。成蟲在白天活動,在林間草地飛舞,吸食各種花的花蜜。幼蟲以鈍齒鐵線蓮等植物的葉片為食。

    ●翅展 約14~17mm
    ●成蟲活動期 4~9月
  • 細白帶長角蛾 長角蛾科
    細白帶長角蛾
    細白帶長角蛾 長角蛾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佐渡島、對馬等島嶼一帶。從低矮山地到山地樹林、綠地等地區都可繁衍生息。日光照射下,翅膀在不同角度呈金色到齒銅色變化,帶有金屬光澤。前翅下部有一條金色帶狀條紋,呈橫向,美麗的外觀很難讓人聯想到是蛾類。蟲如其名,細白帶長角蛾有較長的觸角,雄蛾觸角長度是前翅的3倍,雌蛾的觸角長度是前翅的1.2倍。觸角有一半呈羽毛狀,黑色。成蟲在初夏出現,白天活動,吸食花蜜。在一般草原都有分佈,雄蛾經常成群在林地間飛舞。

    ●翅展 約15~22mm
    ●成蟲活動期 4~5月
  • 淺翅鳳蛾 鳳蛾科
    淺翅鳳蛾
    淺翅鳳蛾 鳳蛾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對馬一帶。從平地到山地、樹林到草地都可繁衍生息。屬於蛾類,與以有毒的管花馬兜鈴為寄主的麝鳳蝶十分相似,體內含有毒素,故而得名。翅膀呈灰黑色,其上有黑色翅脈,與麝鳳蝶幾乎相同,有十分漂亮的尾狀突起。但後翅翅緣上的紅色斑點比麝鳳蝶更鮮豔,體型也遠小於麝鳳蝶。在傍晚時開始活動,經常聚集與燈光附近,白天可以在樹葉上被觀察到。常在原野雜樹林間飛舞,吸食各種花朵的花蜜。幼蟲全身覆蓋白色棉狀絨毛,以狹葉四照花和燈檯樹的樹葉為食。

    ●翅展 約55~60mm
    ●成蟲活動期 5~8月
  • Kinmonga 鳳蛾科
    Kinmonga
    Kinmonga 鳳蛾科
    分佈在本州、四國、九州一帶。從平地到山地、樹林到草地都可繁衍生息。屬於較為常見的蛾類,不僅在山林中,在城市中心的公園內也可窺見。翅呈黑色,有淡黃色的斑紋,在白天活動,因此常被誤認為是蝴蝶。斑紋的大小和形狀有個體差異。成蟲在每年的5~6月、8~9月間出現,吸食各種花朵的花蜜。幼蟲以華東山柳的葉為食。幼蟲體表及觸鬚上覆蓋有白色粉狀物質。

    ●翅展 約32~39mm
    ●成蟲活動期 5~6月、8~9月
  • 日本虎甲蟲 虎甲科
    日本虎甲蟲
    日本虎甲蟲 虎甲科
    分佈在本州、四國、九州、對馬、屋久島一帶。從平地到山地、以及日照條件良好的雜樹林、沿河一帶林道等地區都可繁衍生息。蟲體呈亮麗的藍綠色,有金屬光澤,並帶有鮮豔的紅色。是與金花蟲同樣有名的美麗昆蟲。有發達的複眼和牙狀大齶,十分醒目。多以小型昆蟲為食,其捕獵時速度極其迅速,神似花貓,因此在日文中得名「斑貓」。當人靠近時會迅速起飛向前數米後落下,如此反復,似乎在為人引路,因此又有「引路蟲」的別稱。幼蟲在土壤中築巢,以靠近巢穴的螞蟻等小型昆蟲為食。

    ●身長 約18~20mm
    ●成蟲活動期 4~9月
  • 食蝸步甲 步甲科
    食蝸步甲
    食蝸步甲 步甲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五島列島、屋久島、種子島一帶。從平地到山地森林、濕度較高的草地一帶都可繁衍生息,是僅在日本分佈的步行蟲之近緣品種。成蟲和幼蟲都以蝸牛為主要食物,通過將細長的頭伸入蝸牛殼內捕食躲在殼內的蝸牛,因此得名。翅已退化,無法飛行,也不會進行長距離遷徙,因此隨棲息地環境不同,顏色和體型也有差別,同種步甲中也隨地域有不同的亞種。生活在高尾山一帶的步甲屬於分佈在關東到中部地區的亞種。全身呈泛藍色的黑色。

    ●身長 約36~41mm (亞種)
    ●成蟲活動期 4~10月
  • 淡藍步甲 步甲科
    淡藍步甲
    淡藍步甲 步甲科
    分布在本州的中部以北一帶。在平地到山地雜樹林、草地等地區都可繁衍生息。是關東地區最為常見的一種步甲蟲,身體呈鮮綠色,有金屬光澤,十分美麗。也有個別蟲體的顏色呈紅銅色。上翅有數條較細的條紋,與大多數步甲科昆蟲一樣,淡藍步甲的後翅也已退化,無法飛行。喜歡在較陰暗地區活動,白天幾乎都躲在落葉下的泥土中或倒伏的樹木下。夜間開始變得活躍,在地面捕食蚯蚓或蛾類幼蟲、球潮蟲等昆蟲。也經常聚集在小型動物的屍體邊。幼蟲同樣以小型昆蟲為食。

    ●身長 約25~30mm
    ●成蟲活動期 4~10月
  • Esakiosamushi 步甲科
    Esakiosamushi
    Esakiosamushi 步甲科
    是分布在北海道到本州中部地區的黑步甲蟲的亞種(表型上相似種群的集群,但因地理隔離,在分類學上有差異),分布於關東到新澙一帶。在東京近郊與淡藍步甲一樣都十分常見。從平地到山地、樹林到周邊草地等地區都可繁衍生息。體色呈紅銅色,有金屬光澤。個別蟲體也呈綠色,極少個體沒有光澤。鞘翅有細小的條紋,下翅退化無法飛行。喜歡生活在較陰暗地區,白天經常躲在落葉下樹蔭中,但也會在陰暗地區活動。夜間開始變得活躍,在地面附近捕食蚯蚓或蛾類幼蟲、球潮蟲等昆蟲。

    ●身長 約20~23mm
    ●成蟲活動期 4~10月
  • 黃斑青步甲 步甲科
    黃斑青步甲
    黃斑青步甲 步甲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沖繩、宮古島、石垣島一帶。從平地到低矮山地、雜樹林及周邊草地等地區都可繁衍生息。經常可以在農田耕地,沿河一帶被觀察到。鞘翅後方有一對黃褐色的斑紋。頭部和胸部為有光澤的藍綠色,鞘翅略顯棕褐色。背面生有金色的細毛,但不十分顯眼。白天在地面活動,捕捉蛾類及蒼蠅幼蟲等小型昆蟲,也吃動物屍體。幼蟲食性和成蟲幾乎相同。經常聚集在燈光周圍。

    ●身長 約15~18mm
    ●成蟲活動期 5~10月
  • 日本小鍬形蟲 鍬甲科
    日本小鍬形蟲
    日本小鍬形蟲 鍬甲科
    分佈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和伊豆諸島、佐渡島、對馬、屋久島等地。主要生活在平原到山地的森林和雜木林中。也是高尾山比較常見的一種鍬形蟲,初夏到秋天出現。體型小,但也有體型較大的鍬形蟲,長有相稱的美麗大顎。白天也出來活動,但大多情況下潛藏在樹洞或樹根的空隙處,日落後開始出來活動。常常跑到枹櫟或麻櫟等樹上舔食樹液。因為體型小,還可以鑽入大型鍬形蟲無法進入的樹皮下鑽隙吸食樹液。

    ●全長(包括大下顎)/20~55mm
    ●成蟲活動期/6~9月
  • 條紋鍬形蟲 鍬甲科
    條紋鍬形蟲
    條紋鍬形蟲 鍬甲科
    分佈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等地。主要生活在平原到山地海拔略高的森林和雜木林中。雖名為條紋鍬形蟲,但只有小型的雄蟲和雌蟲的上翅,長有數條木紋狀縱生紋。大型雄蟲的背上沒有花紋,極易與日本小鍬形蟲的雄蟲混淆。區分的重點是日本小鍬形蟲大顎內側的突起呈三角形,而條紋鍬形蟲則帶有棱角。主要以麻櫟、枹櫟、柳樹等的樹液為食,也經常聚集在燈光下。幼蟲在麻櫟或枹櫟的朽木中生長。

    ●全長/15~30mm
    ●成蟲活動期/6~9月
  • 鋸鍬形蟲 鍬甲科
    鋸鍬形蟲
    鋸鍬形蟲 鍬甲科
    分佈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和佐渡島、對馬、屋久島等島嶼。生活在以低地為主的雜木林中。體色為暗褐到紅褐色,巨大的下顎中間彎曲,頗受兒童喜愛。但雄蟲有個體差異,小型個體的下顎短小筆直。白天多在樹上比較高的地方休息,夜間出來活動,經常飛到麻櫟、柳樹、枹櫟等的樹上食樹液。鍬甲科中大多數種類能度過冬天,但本種多與獨角仙一樣,只能存活一個夏天。

    ●全長/25~75mm
    ●成蟲活動期/6~8月
  • 斑股鍬甲(深山鍬形蟲) 鍬甲科
    斑股鍬甲(深山鍬形蟲)
    斑股鍬甲(深山鍬形蟲) 鍬甲科
    分佈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和佐渡島、隱岐等島嶼。主要棲息於平原到山地的雜木林和櫸樹林中。粗獷冷酷的外形深受人們喜歡,但與日本小鍬形蟲和鋸鍬形蟲相比,活動區域有限。明顯特徵是頭部背面長有突起,這與大下顎一樣體型越大越明顯,小型個體也有些完全沒有。體色黑褐色到紅褐色,體表生有金色短毛。雌蟲全身黑褐色。白天雖然也經常出來活動,但夜間更活躍。常飛到麻櫟、枹櫟等樹上舔食樹液。

    ●全長/30~80mm
    ●成蟲活動期/7~8月
  • 獨角仙 金龜子科
    獨角仙
    獨角仙 金龜子科
    分佈於本州、四國、九州等地。雄蟲擁有一支雄壯有力的犄角,被稱為「日本昆蟲之王」,不論現在還是過去,都是孩子們極為喜歡的昆蟲。實際上,不僅日本有,朝鮮半島、中國、中南半島北部等地也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主要棲息於平原到山地的森林和雜木林中。日落後靈活地飛到麻櫟和橡樹等樹上,聚集在樹液處。足末端長有利爪,不僅可以支撐雄碩的身體,還可以緊抱住垂直的樹幹。用犄角和堅硬的身體佔據樹液,排擠其他昆蟲。產在土中的卵,次年變為成蟲,羽化後只有2~3個月的壽命。

    ●全長(包括觸角)/30~50mm
    ●季節/6~8月
  • 日銅羅花金龜 金龜子科
    日銅羅花金龜
    日銅羅花金龜 金龜子科
    分佈於本州、四國、九州和佐渡島、伊豆諸島、五島列島、屋久島等地。主要棲息在低地的雜木林和森林等處,也常見於高尾山的山路和林間小道上。也常出現於市中心的公園和林蔭樹上。身體扁平,頭四方形,特徵明顯。體色有個體差異,從銅色到近綠色不定,但全都具有獨特的光澤,非常漂亮。白天聚集在麻櫟、枹櫟、柳樹等樹上食樹液,飛行能力強,可以不打開前翅,只展開後翅飛行。

    ●體長/22~30mm
    ●成蟲活動期/7~8月
  • 綠羅花金龜 金龜子科
    綠羅花金龜
    綠羅花金龜 金龜子科
    分佈於本州、四國、九州和佐渡島、種子島、屋久島等地。棲息在低地到山地的雜木林和森林處。喜舔食麻櫟、枹櫟、柳樹等闊葉樹的樹液。在7~8月短暫的夏季裡,時常可以看到它和鍬形蟲、獨角仙、蜂等昆蟲一起聚集在樹上。體長和生態等,與日銅羅花金龜幾乎沒有區別。日銅羅花金龜因個體不同,體色也不同,而綠羅花金龜全部為具有金屬光澤的深綠色。還有一種黑羅花金龜,全身漆黑,但很少有機會看到。本種和黑羅花金龜在市中心幾乎都看不到。

    ●體長/22~30mm
    ●成蟲活動期/7~8月
  • Ootorafukogane 金龜子科
    Ootorafukogane
    Ootorafukogane 金龜子科
    分佈於本州。主要生活在低山地到山地的綠地和草叢等處。是只在初夏到夏季短暫的季節內出現的花潛(日文)的同類。雄蟲背部長有大花紋,色彩豔麗,深受昆蟲愛好者喜愛。雌蟲體色為黑色,背部花紋白色,看上去好像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昆蟲。觸角頂端分為3瓣,形狀獨特。在山路旁茂盛的花草樹葉上,經常能夠看到它們。白天經常飛來飛去,採食各種花的花粉。幼蟲以朽木為食。

    ●體長/12~16mm
    ●成蟲活動期/6~8月
  • 日本麗金龜 金龜子科
    日本麗金龜
    日本麗金龜 金龜子科
    分佈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和對馬、屋久島等地。常在平原到山地的草木繁茂地帶和草叢等處生活,幼蟲生於土中,以各種植物柔軟的根莖為食,有時也吃豆科為主的農作物的根莖。成蟲以這些植物的新芽、葉子和花等為食,是大家熟悉的一種害蟲,比起自然環境更常見於田地等處。常常大量繁殖,集結成群,危害農作物。屬小型金龜子,體長1mm左右,頭部到胸部為深綠色,色澤光亮,前翅表面紅褐色具金屬光澤,十分漂亮。初夏開始出現,白天經常可以看見它們落在食草上。

    ●體長/9~13mm
    ●成蟲活動期/5~8月
  • 紫藍糞金龜 金龜子科
    紫藍糞金龜
    紫藍糞金龜 金龜子科
    分佈於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和對馬、屋久島等地。除平原到山地林間和綠地之外,在農耕地和住宅區也也能看見它們。體色多為黑色,具金屬光澤,因個體差異,也有富紫色、藍色或綠色光澤的,非常漂亮。也被稱為「糞蟲」,主要以動物的糞便為食,貼著地面低飛,發出響亮的振翅聲,或在地面爬行尋找糞便。雌蟲會將糞便搬運到土中使其硬化,然後在上面產卵,從卵中孵化的幼蟲就以這糞便為食,慢慢長大。在高尾山的山路上時常可見。

    ●體長/14~20mm
    ●成蟲活動期/4~11月
  • 角胸紅螢 紅螢科
    角胸紅螢
    角胸紅螢 紅螢科
    分佈於本州、四國、九州等地。主要棲息在平原到山地的雜木林和周邊的草地、山林等處。雖然名字帶有螢字,但實際上屬於不發光的紅螢科昆蟲。正如其名,上翅為深紫紅色,十分美麗,胸部為四角形,黑色,可以區別於其他紅螢。特徵是長有一對又大又漂亮的觸角,雄蟲的觸角為梳狀,雌蟲為鋸齒狀。初夏5月中旬開始出現。常在白天活動,紛飛採食花蜜。體色鮮豔者,是有毒的警告;與之體型類似的,也有很多屬於其他種類的昆蟲。

    ●體長/8~12mm
    ●季節/5~7月
  • 彩豔吉丁蟲 吉丁蟲科
    彩豔吉丁蟲
    彩豔吉丁蟲 吉丁蟲科
    分佈在本州、四國、九州、佐渡、對馬、屋久島、種子島一帶。從低矮山地到山區森林、雜樹林等地帶都可繁衍生息。在日本,吉丁蟲一般多指彩豔吉丁蟲。自古以來就被視為美麗的昆蟲,法隆寺內的「玉蟲廚子」(玉蟲佛龕)即是使用彩豔吉丁蟲的鞘翅作為裝飾的原料。體色呈綠色,有金屬光澤,上有兩條紅褐色的縱向斑紋。隨著照射光線的不同,也會呈藍色或紫色,日文中的「玉蟲色」(忽綠忽紫的顏色)一詞正是由此而來。只在夏季一段較短的時期內出現,多在白天活動。以朴樹、光葉櫸等植物的樹葉為食。成年雄蟲經常在樹木周圍飛舞,而成年雌蟲多停留在樹葉上。幼蟲以蛀食枯木為生。

    ●身長 約30~40mm
    ●成蟲活動期 7~8月
  • Sabikikori 叩甲科
    Sabikikori
    Sabikikori 叩甲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沖繩一帶。從平地到低矮山地雜樹林、草地等地區都可繁衍生息。如果將其翻過來放置,會一下子跳轉回去,並發出清脆的「啪」聲,因而廣為人知。屬叩甲科昆蟲,體表覆蓋稱為「鱗毛」的褐色細毛,蟲體看起來猶如生鏽一般。胸部背面的中央部分有一對瘤狀突起。主要在林間樹木上及草叢中活動。幼蟲和成蟲皆為雜食性,以植物落葉、腐木、昆蟲屍體等各種食物為生。成蟲在夜間經常聚集在燈光周圍,也吸食麻櫟樹的樹液。

    ●身長 約12~16mm
    ●成蟲活動期 5~8月
  • 七星瓢蟲 瓢蟲科
    七星瓢蟲
    七星瓢蟲 瓢蟲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沖繩、小笠原群島及宮古島等島嶼一帶。從平地到山地、草原綠地等地都可繁衍生息。在城市中的公園、路邊行道樹一帶也十分常見,是日本人最為熟悉的昆蟲之一。誠如其名,七星瓢蟲的鞘翅呈紅色,有光澤,上面有7個較大的黑色斑點。在早春到初秋期間出現。為肉食性昆蟲,因主要以生活在植物上的蚜蟲為食而廣為人知。在感到危險時,會從足部關節處分泌黃色液體,有臭味,從而保護自身免受天敵捕食。幼蟲為毛蟲,也以蚜蟲為食,外形與成蟲差異較大。

    ●身長 約5~8mm
    ●成蟲活動期 3~11月
  • 大龜紋瓢蟲 瓢蟲科
    大龜紋瓢蟲
    大龜紋瓢蟲 瓢蟲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一帶。從平地到山地雜樹林、草地及山谷溪流沿岸一帶都可繁衍生息。是日本產瓢蟲中體型最大的品種,超過1cm的個體在瓢蟲中實屬罕見。鞘翅有光澤,排列有紅黑相間的斑紋。 其花紋酷似烏龜的背甲,故有「大龜紋瓢蟲」之名。在早春到初秋期間出現,成蟲和幼蟲主要以生活在胡桃楸和木胡桃樹上的核桃扁葉甲、楊葉甲以及生活在楊柳類樹木上的柳二十八斑葉甲等昆蟲的幼蟲為食。與其他瓢蟲相同,當感知到危險時,會從足部分泌帶有臭味的液體。冬季將近時,會聚集在樹皮縫隙、岩石裂縫中過冬。

    ●身長 約8~12mm
    ●成蟲活動期 4~10月
  • 地膽 芫菁科
    地膽
    地膽 芫菁科
    分佈在本州、四國、九州、對馬、佐渡等島嶼一帶。從低矮山地到山地雜樹林等地區都可繁衍生息。身體呈藍黑色,有光澤,胸部較細,腹部長而粗大,體型怪異。翅退化,鞘翅長度只有腹部的一半左右,沒有下翅,無法飛行。多在地面活動,以植物的葉為食。雄蟲的觸角中央呈心形鼓起。雌蟲在土壤中產卵,幼蟲孵化之後,爬上植物的花朵等待蜜蜂類昆蟲的到來,並攀附在它們身上。隨後跟隨寄主回到巢穴,以寄主的蟲卵以及儲藏的花粉為食。體液中含有毒物質,接觸皮膚後會造成發炎,需要留意。

    ●身長 約9~23mm
    ●成蟲活動期 4~6月、10月
  • 食木甲蟲 擬步行蟲科
    食木甲蟲
    食木甲蟲 擬步行蟲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一帶。從平地到山地雜樹林等地區都可繁衍生息。在市中心的行道樹上也有它的身影,在高尾山上,屬於經常可在山道以及大樹周圍窺見的昆蟲之一。足細長,經常在樹木周圍爬行,因此在日文中得名「繞樹」。全身幾乎為純黑色,背面稍帶紅褐色或藍色,有光澤。鞘翅上有較淺的溝壑狀條紋。以樹幹為主要食物,所以經常聚集在樹林周圍,以及腐木、枯木之間。幼蟲與成蟲的食性相同,以蛀食腐木、倒下的樹幹以及木材為生。

    ●身長 約16~20mm
    ●成蟲活動期 5~8月
  • Aohamushidamashi 擬步行蟲科
    Aohamushidamashi
    Aohamushidamashi 擬步行蟲科
    分佈在本州、四國、九州、對馬、屋久島一帶。從平地到低矮山地、雜樹林及草原綠地等地區都可繁衍生息。身體呈管狀,細長,頭部、胸部及腹部都呈綠色,鮮豔且有金屬光澤。觸角與足呈淡黃褐色,關節附近呈暗褐色。和吉丁蟲一樣,都屬於有金屬光澤的漂亮甲蟲,深受昆蟲愛好者的喜愛。在早春到初夏期間出現,經常出現在山林中的八仙花、華東山柳等植物的花朵上,並以花蜜為主要食物。

    ●身長 約9~12mm
    ●成蟲活動期 4~6月
  • 葡萄麗葉甲 葉甲科
    葡萄麗葉甲
    葡萄麗葉甲 葉甲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沖繩一帶。從低矮山地到山區雜樹林以及周邊草地一帶都可繁衍生息。在農田附近十分常見。雖然存在個體差異,但葡萄麗葉甲的鞘翅大多都呈紅銅色,其他部分呈鮮亮的金屬綠。隨著觀賞角度不同,會呈現出不同的色彩,十分漂亮。在早春到夏季出現,以野葡萄等葡萄類、蠟瓣花、薄荷等植物的葉子為食。幼蟲在土壤中以同類植物的根莖為食,幼蟲和成蟲都是公認的葡萄害蟲。

    ●身長 約5~7mm
    ●成蟲活動期 5~8月
  • 二紋柱螢葉甲 葉甲科
    二紋柱螢葉甲
    二紋柱螢葉甲 葉甲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一帶。從平地到山地森林以及草地、田園及河邊草叢等地區都可繁衍生息。雖有類似瓢蟲的花紋,但屬於葉甲科昆蟲,頭部和胸部呈黑色,有光澤,鞘翅呈黑色,上下並列有較大的橘紅色斑紋。斑紋的樣式和顏色個別差異頗大,有些體斑紋寬大,而有些只有一小部分呈橘紅色。粗而長的觸角也十分醒目。葉甲科昆蟲隨種類不同,以不同植物的葉為食,二紋柱螢葉甲喜食虎杖,經常可在虎杖的葉片上發現他們的身影。此外,二紋柱螢葉甲也以羊蹄草、酸模的葉為食。

    ●身長 約7~9mm
    ●成蟲活動期 4~9月
  • 小窗龜金花蟲 葉甲科
    小窗龜金花蟲
    小窗龜金花蟲 葉甲科
    分佈在本州、四國、九州、沖繩一帶。從平地到山地雜樹林以及草地等地區都可繁衍生息。這類昆蟲及近緣品種(包括一種叫金盾龜金花蟲的品種)大多胸部和鞘翅偏大,向前突出,酷似笠或安全帽。足和觸角可以完全隱藏在下面。從正上方觀察,小窗龜金花蟲略呈四邊形,表面凹凸不平。鞘翅的前後部各有4處黑色斑紋,酷似伸出手腳的小烏龜。幼蟲和成蟲都以女萎的葉為食。雌蟲產卵後,有在蟲卵附近塗上糞便的習性。幼蟲蛻皮後會繼續帶著蛻下的皮生長。

    ●身長 約4~7mm
    ●成蟲活動期 5~9月
  • 二星龜金花蟲 葉甲科
    二星龜金花蟲
    二星龜金花蟲 葉甲科
    分佈在本州、四國、九州、沖繩、對馬、屋久島一帶。從平地到山地雜樹林以及草地等地區都可繁衍生息。鞘翅突出的部分呈半透明狀,身體上像是覆蓋了一層塑膠。鞘翅後方邊緣有一對黑色斑點,與腹部的暗色部分相連,形成寬大的帶狀斑紋,猶如「一」字。從早春開始出現,以紫株、白棠子樹、日本紫珠等植物的葉為食,多見於這些植物的葉背面,幼蟲也以同類植物的葉片為食。幼蟲有將自己的糞便和蛻下的皮置於尾部的習性。

    ●身長 約8~9mm
    ●成蟲活動期 4~10月
  • 黃紋花天牛 天牛科
    黃紋花天牛
    黃紋花天牛 天牛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伊豆群島北部島嶼、利尻島、佐渡島、隱岐島、五島列島一帶。從平地到山地、樹林到草原都可繁衍生息。上翅有黃褐色到白色的4條帶狀斑紋。足為黃褐色,身體細長,外形被認為是模仿蜜蜂,歷經演化而來。從6月中旬開始出現,是花天牛的近緣種,主要以繡球花類、圓錐繡球、栗樹、菖蒲、燈檯樹等植物的花粉和花蜜為食。有些品種也和虎天牛十分相似,可以藉由胸部的細長部分加以區別。幼蟲生活在魚鱗雲杉、紅松等針葉樹的樹幹內,蛀食樹木。

    ●身長 12~20mm
    ●成蟲活動期 6~9月
  • 紅天牛 天牛科
    紅天牛
    紅天牛 天牛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沖繩及利尻島一帶。從平地到山地及樹林一帶都可繁衍生息。除頭部外全身呈暗紅色。在高尾山分佈較多,由於顏色醒目,因而容易發現。胸部呈黑色者頗為稀有。觸角短於身體,前端呈鋸齒狀。在盛夏開始出現,經常在原野雜樹林中飛舞覓食。停留在毛當歸和圓錐繡球等植物的花上,取食花粉和花蜜。幼蟲生活在魚鱗雲杉、庫頁冷杉等針葉樹的枯木、倒下的樹幹或被砍伐後的樹幹中。

    ●身長 12~22mm
    ●成蟲活動期 7~9月
  • 黃斑天牛 天牛科
    黃斑天牛
    黃斑天牛 天牛科
    分佈在本州、四國、九州、佐渡、對馬、屋久島等島嶼一帶。從平地到山地、雜樹林一帶都可繁衍生息。身上各處覆有金黃色的細小絨毛,如同天鵝絨般,隨角度不同而顯現出各種顏色和紋路。胸部背面有圓錐形突起。5月左右開始出現,在夜間活動。白天經常棲息在樹上或落葉下。日落後開始出來活動,經常在麻櫟、枹櫟、栗樹等樹木間飛舞覓食,吸食樹液。常聚集在燈光下。雌蟲在栗樹和麻櫟等樹木的枯木中產卵。幼蟲孵化後蛀食樹幹。

    ●身長 22~35mm
    ●成蟲活動期 5~8月
  • 藍星天牛 天牛科
    藍星天牛
    藍星天牛 天牛科
    分佈在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一帶。從平地到山地、雜樹林一帶都可繁衍生息。全身呈鮮豔的天藍色,並有3對較大的黑色斑點。因華麗的外表而廣為人知。有些個體身上的黑斑左右相連。觸角節處呈天藍色,有黑色絨毛穗。從6月左右開始出現,白天活動。在高尾山上倒伏的日本山青岡樹上很常見,也以枹櫟的樹液和華東山柳的花粉為食。幼蟲也以蛀食同種山毛櫸類樹木為生。

    ●身長 18~30mm
    ●成蟲活動期 6~9月
※來自takao手法應用程序山的引用
もっと見る 閉じ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