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KAO 599 MUSEUM

高尾山之寶

Plants

高尾山林相豐富,分布有暖溫帶和冷溫帶氣候的各種植物。在這裡自然生長的植物種類甚多,一年四季呈現出不同的繽紛風貌,種類總計超過1600種,足以媲美英國全國自然生長的植物種類。更有許多植物是在高尾山最早發現的,如高尾菫菜、高尾平江帶等,多達60餘種。

  • 雲實 豆科
    雲實
    雲實 豆科
    生長於山地間濕地溪谷旁林緣的攀援性落葉木本植物。枝條呈藤蔓狀生長,有大量尖銳的刺。因為枝條互相纏繞的樣子使人聯想到蛇,因此在日文中得名「蛇結茨」。葉為橢圓形的小葉,5~10片1組,左右並排生長,長約20~40公分。
    花期在5月~6月左右,在枝條頂端長出花序,長約20~30公分,花序上開滿黃色花朵,花的直徑約3公分,有5片花瓣。其中有1片略小,並有紅色斑點。花期結束後,結出莢果,莢果長約10公分,寬約3公分。成熟後呈褐色,並對半裂開,釋放出10顆左右的種子。種子呈橢圓形,長約1公分,顏色為黑褐色。

    ●株高 攀援性木本植物
    ●分布區域 蛇瀧
  • 刺槐 豆科
    刺槐
    刺槐 豆科
    原產於北美,在明治初期引入日本,屬落葉喬木。在各地都有種植,在野外也有分佈。樹皮呈淡褐色,有網狀裂痕。其植株形態與近緣植物槐樹相似,同時枝條上有尖刺,因此得名「刺槐」。另外有因為刺槐的花朵和金合歡植物的花朵相似,但因有刺,所以又被稱為「偽金合歡」。
    葉長約2.5~5公分,呈橢圓形,小葉7~23片一組,小葉對生。複葉長約12~25公分,複葉互生。花期在5月~6月左右,從葉腋下長出花序上大量開花,花白色,下垂。單朵花長約2公分左右,氣味甘甜。果實為莢果,形狀細長,長約5~20公分,寬約1.5~2公分,成熟後變為褐色。

    ●株高 約15~20公尺
    ●分佈區域 奧高尾
  • 多花紫藤 豆科
    多花紫藤
    多花紫藤 豆科
    生長於山地日照良好的攀援性落葉木本植物。枝條纏繞在其他植物上生長。幼年期時樹皮上有紅褐色的菱形裂紋,裂紋較淺。成年後樹皮變為灰褐色,上有不規則的裂紋。小葉呈長橢圓形,長約4~10公分,11~19片1組,小葉對生。複葉長約20~30公分,複葉互生。花期為5月左右,在枝條頂端長出花序,長約20~90公分,下垂。花序上開出大量紫色花朵。單朵小花長約1.5~2公分,花根部呈黃色。花期結束後結莢果,長約10~20公分,莢果上長有大量天鵝絨般的絨毛。果實在10月左右成熟,成熟後果實乾燥扭曲,對半裂開後釋放出種子。

    ●株高 攀援性木本植物
    ●分佈區域 奧高尾
  • 馬棘 豆科
    馬棘
    馬棘 豆科
    生長於野地河原的土坡及路邊旁等日照良好地區,屬落葉灌木。外表看似野草,但即使在莖稈及枝條上套上幼馬的韁繩用力拔也很難將其連根拔起。因此在日文中得名「駒繋」。葉長約0.8~2公分,呈長橢圓形,9~11片1組,葉互生。葉片從傍晚到第二天清晨都呈閉合狀。花期為7月~8月,從枝條頂端的葉腋下長出花序,長約7公分,花序上開出淡紫紅色的花。花長約5公釐,大量開放形成花穗。花期結束後結果,果實為莢果,呈圓柱形,長約3公分。果實成熟後呈黑色,對半裂開後釋放出種子。

    ●株高 約50~90公分
    ●分佈區域 奧高尾
  • 合歡 豆科
    合歡
    合歡 豆科
    生長於日照良好的山間林緣、原野等的落葉喬木。樹皮呈灰褐色,有明顯的皮孔,樹幹粗約30公分。夜間葉片閉合,猶如熟睡一般下垂,因此得名。葉為複葉,由30~60片小葉對生。複葉12~12片1組,複葉互生。小葉長約1~1.7公分,寬約4~6公釐,呈橢圓形。花期為6月~7月左右,在枝條頂端開花,一次10~20朵小花聚合成一朵同時開放。花瓣長約8公釐,但粉紅色的細長雄蕊大量伸出,形如花房,十分醒目。花期結束後結莢果,莢果長約10~15公分。成熟後呈褐色,對半裂開後釋放出10~18顆種子。

    ●株高 約5~10公尺
    ●分佈區域 裏高尾、奧高尾、南高尾
  • 胡枝子 豆科
    胡枝子
    胡枝子 豆科
    生長於山間日照良好的林緣及草原等的落葉灌木。日本秋季「七草」之一,胡枝子的日文名為「山萩」,人們說起「萩」時,一般指「山萩」也就是胡枝子。沒有明顯的主莖稈,而生有大量的細枝,幾乎不彎曲。葉為3片小葉1組的複葉,在枝條上互生。小葉長約2~4公分,呈卵形,前端圓潤,背面有細小的絨毛,顏色泛白。花期在7月~9月左右,在當年生長出的枝條上長出多條較長的花序上開出紫紅色的花,長約1.3~1.5公分。花萼4裂,前端尖銳。花期結束後結莢果,呈平坦的橢圓形,長約1~1.5公分。莢果內只有1顆種子,在10月左右成熟。

    ●株高 約1~2公尺
    ●分佈區域 奧高尾、南高尾
  • 短梗胡枝子 豆科
    短梗胡枝子
    短梗胡枝子 豆科
    生長於山野間日照條件良好地區的落葉灌木,十分常見。幼年期樹皮光滑,呈褐色。成年後樹桿上出現皮孔,縱向分佈。與胡枝子(日文名為「山萩」)相比葉片更圓,因此在日文中得名「丸葉萩」。葉為3片小葉1組的複葉,在枝條上互生。小葉長約2~3公分,呈卵形,前端稍凹陷,背面有細小的絨毛,顏色泛白。花期為8月~10月左右,從葉腋下長出花序上開出大量紫紅色的花,長約1~1.5公分。花序與其他近緣植物相比顯得稍短,不會從葉片間伸出。花期結束後結莢果,呈平坦的橢圓形,長約6~7公釐。果實上生有白色絨毛,莢果內只有1顆種子,在10月~11月左右成熟。

    ●株高 約1~3公尺
    ●分佈區域 奧高尾、南高尾
  • 綠葉胡枝子 豆科
    綠葉胡枝子
    綠葉胡枝子 豆科
    生長於丘陵山地的日照良好的林緣的落葉灌木,樹皮呈灰色,有縱向的裂痕。新生的嫩枝上有紅褐色的細毛,樹圍約5公分。是胡枝子屬的近緣植物中,外形最像樹木的品種,因此在日文中得名「木萩」。葉為3片小葉1組的複葉,在枝條上互生。小葉長約3~4公分,呈卵形,前端尖銳或圓潤。花期在7月~9月左右,從葉腋下長出花序上開出淡黃色的花,長約1公分,花瓣上有紫紅色的條紋。花期結束後結莢果,呈平坦的橢圓形,長約1~1.5公分。果實前端尖銳,有稀疏的絨毛,莢果內只有1顆種子,在10月左右成熟,成熟後呈褐色。

    ●株高 約2~3公尺
    ●分佈區域 1號路、5號路
  • 茵芋 芸香科
    茵芋
    茵芋 芸香科
    生長於山地林內的常綠灌木。多見於高尾山的日本冷杉林等山脊地帶。因其生長於山地,枝葉與日本莽草(八角茴香科,日本名為樒)相似,所以在日文中得名「深山樒」。葉長約4~9公分,寬約3~5公分,呈橢圓形,聚生於枝條頂端,葉質猶如皮革般堅韌,表面有光澤,並有稀疏的腺點。花期在3月~5月左右,分雌株和雄株。從葉腋下長出花序上開出大量白花,直徑約1公分。花期結束後結果,果實呈球形,長約5~8公釐,果實內只有1顆種子。果實有光澤,成熟後變為紅色。全株含有一種被稱為洋地黃皂苷的有毒成分,在果實中的含量最高。如果誤食會引起痙攣,需要注意。

    ●株高 約1~1.5公尺
    ●分佈區域 1號路、3~4號路、稻荷山
  • 野桐 大戟科
    野桐
    野桐 大戟科
    生長於山間林緣及採伐後空地等日照良好地帶的落葉喬木。幼年期樹皮呈灰褐色,有縱向細裂紋。成年後樹幹有網狀裂紋,粗約50公分。葉長約7~20公分,呈廣卵形,有較長葉柄,葉互生。嫩葉上有大量紅色絨毛,與槲樹(日文名為槲)的樹葉相同,也可用於盛放食物。因此在日文中得名「赤芽槲樹」。花期在6月~7月左右。雄花和雌花在不同植株開放,都沒有花瓣。雄花的花序較長,約7~20公分,同時大量開花,有黃色的雄蕊。雌花花序較短,有結塊的紅色雌蕊。果實直徑約8公釐,呈橢圓形,在9月~10月間成熟,成熟後呈褐色。

    ●株高 約5~15公尺
    ●分佈區域 1號路
  • 毛漆樹 漆樹科
    毛漆樹
    毛漆樹 漆樹科
    生長於日照良好林緣的落葉小喬木。全樹含有漆酚成分,觸碰到枝葉的話,皮膚會發炎。幼樹的樹皮為灰白色,並生有明顯的菱形皮孔,長成成木後,樹皮縱向淺裂,並生以褐色條紋。樹圍約5公分。奇數羽狀複葉互生,每個葉軸生有9~17片小葉。長約5~12公分,寬約3~6公分,呈卵形,先端尖凸,幼樹的葉緣呈粗鋸齒狀。秋天葉片變紅。花期5月到6月,花朵雌雄異株。從葉腋處長出約15~25公分的花序,序開無數黃綠色的小花。核果扁圓形,直徑約6公釐,9~10月成熟,黃褐色。

    ●株高  約3~8公尺
    ●分佈區域 1~2號路、4號路、稻荷山、南高尾、奧高尾
  • 雞爪槭 槭樹科
    雞爪槭
    雞爪槭 槭樹科
    生長於日照良好的山地坡面及潮濕的濕地沿岸上的落葉喬木。也常作為觀賞樹木,種植在庭院、公園和花盆裡。又名為「伊呂波楓」、「高尾紅葉」。幼樹的樹皮為綠色,表面光滑,成樹樹皮為淺灰色,並有縱向裂縫。樹圍約60公分。樹葉形狀像張開的手掌,有5~7個分裂。以前將此葉片分裂用伊呂波歌來計算,因此日文得名「伊呂波紅葉」。槭樹科的紅葉有紅、黃、橙、茶色等各種各樣的顏色。林中的雞爪槭樹冠,朝陽面的樹葉為紅色,裡面的則為黃色。花期4~5月左右,雌雄同株,紅色的花朵,開放在枝頭上。

    ●株高  約10~20公尺
    ●分佈區域 1~4號路
  • 山楂葉槭 槭樹科
    山楂葉槭
    山楂葉槭 槭樹科
    生長於山地及丘陵地的乾燥明亮處,屬落葉小喬木。樹皮綠色,與東方甜瓜皮相似,所以日文名為「瓜楓」。葉子是槭樹科中形狀最小的,長約4~8公尺。花期4~5月左右,雌雄同株,開直徑約8公釐的淡黃色小花。開花在新芽初出的葉片之間,長有花穗,上面附著無數花朵。槭樹科樹木,一到夏季,就結出長有兩翅的稱為「翅果」的果實,迎風飄舞。果實形狀像分叉的團扇,呈粉紅色,十分醒目。到了秋季,山楂葉槭的葉片變黃色。而樹皮相似的瓜膚楓葉,則變為紅色。

    ●株高  約6~8公尺
    ●分佈區域 1~2號路、4號路、南高尾
  • 大紅葉槭 槭樹科
    大紅葉槭
    大紅葉槭 槭樹科
    生長於山地日照良好、略微濕潤的坡面上,屬落葉喬木。幼樹的樹皮為綠色,成木樹皮為灰褐色,縱向淺裂。樹圍約60公分。樹葉較大,別名亦稱「廣葉槭」。葉片長約7~11公分,掌狀,有5~9個裂片,先端細長尖凸,葉緣為細小整齊的鋸齒狀。花期4~5月左右,雌雄同株。一枝花穗上長有15~30朵小花,雄花與兩性花混雜開放,花朵為5枚花瓣的淡黃色小花,有時也略帶紫色。初夏時節,結出長2公分、帶有兩翅的翅果。

    ●株高  約10~13公尺
    ●分佈區域 1~4號路
  • 鵝耳櫪葉槭 槭樹科
    鵝耳櫪葉槭
    鵝耳櫪葉槭 槭樹科
    生長於山谷等偏潮濕地帶的落葉喬木。也多簇生於濕地岸邊,樹圍約15公分。樹皮暗灰色,幼樹長有粒狀皮孔,十分明顯。長成成木後,樹皮縱向開裂。葉為長橢圓形,長約7~15公分,寬約3~7公分,先端細長尖凸,葉緣為尖鋸齒狀。特點為不像一般的槭樹科葉片掌狀深裂。花期5月左右,雌雄異株,由葉腋處長出約8公分的花序,序開數朵直徑為1公分的淡黃色小花。果實為槭樹科樹木常見的帶翼翅果,8~10月成熟。張開的果實形狀像千鳥飛舞,所以日文名為「千鳥之木」。

    ●株高  約8~10公尺
    ●分佈區域 1~2號路、4號路、6號路、裏高尾
  • 木通 木通科
    木通
    木通 木通科
    常見於山野的攀緣植物。因果肉和厚的果皮均可食用而廣為人知。果實一旦成熟,便會自動開裂,故日文中得名「開實」。花果雌雄同株,春季到來時,淡紫色的穗低垂於嫩葉之間,穗頂端附著雄花,雌花開於根部。雌花大約3公分,比雄花大一倍左右。從雌花3片花瓣一樣的萼片中,能看到棒狀雄蕊。葉呈掌狀複葉,5片橢圓形的小葉子,長在長莖上。有3片葉子(3出複葉)的,稱為三葉木通。
    果實橢圓形,5~10公分左右。9月左右,果實成熟變為紫色並縱向開裂。果肉甘甜可食用,但果皮最好是烘烤後再吃。

    ●花期 4月中旬~5月中旬左右
    ●株高 攀援性木本植物
    ●分佈區域 裏高尾
  • 連香樹 連香樹科
    連香樹
    連香樹 連香樹科
    生長於山谷邊等潮濕處的落葉喬木。樹體彌漫香甜的氣味。幼樹樹皮為紅褐色,表面光滑,成木樹皮為暗灰褐色,樹圍約2公尺。老樹樹皮縱向淺裂,淺層剝落。葉為圓心形,長3~8公尺。葉緣為波形鈍鋸齒狀。背面生有白色粉霜。花期3~5月左右,雌雄異株。此樹不長葉先開花,且花朵無花瓣和萼片。雄花由無數紫紅色的雄蕊組成,雌花由3~4個淡紅色的雌蕊組成。果實彎曲如香蕉形,長約1.5公分,黑紫色,秋天成熟。

    ●株高  約20~30公尺
    ●分佈區域 1~4號路、6號路、裏高尾
  • 紅淡比 山茶科
    紅淡比
    紅淡比 山茶科
    生長於山地的常綠喬木。樹皮為暗紅褐色,表面光滑,生有無數圓形小皮孔。樹圍約30公分。新枝為綠色,樹枝先端生有冬芽,彎曲呈鉤狀。枝葉常被做成玉串,是祭神活動中不可缺少的樹木,所以在神社附近廣泛種植。葉為長橢圓形,長約8~10公分,寬約2~4公分。葉質厚並有光澤,花期6~7月左右,葉腋處生出1~3小花,下垂開放,直徑約1.5公分。花瓣為5枚,初開時為白色,之後略帶黃色。果實直徑約為7公釐,球狀,先端雌蕊花柱殘留。幼果為綠色,11~12月成熟後,變為黑紫色。

    ●株高  約10~12公尺
    ●分布区域 1~3號路
  • 柃木 山茶科
    柃木
    柃木 山茶科
    生長於山地的常綠小喬木。樹皮為暗灰褐色到黑灰色,表面光滑,生有無數不規則的小褶皺紋。樹圍約20公分。有時也作為觀賞樹木,被種植在庭院、籬笆牆或公園內,木質細密,也用它制做器具等。葉橢圓形,長約3~8公分,寬約1.5~3公分,先端稍尖,葉緣為淺鋸齒狀,質厚有光澤,觸感生硬。花期3~4月左右,雌雄異株,葉腋處生1~3朵吊鐘形小花,朝下綻開,直徑約5~6公釐,雌花比雄花略小。花朵為黃白色,具有獨特而強烈的臭味。果實球狀,直徑約4~5公釐,10~11月成熟,成熟時,變為黑紫色。

    ●株高  約3~7公尺
    ●分佈區域 1~3號路
  • 山茶花 山茶科
    山茶花
    山茶花 山茶科
    生長於山地丘陵的常綠喬木。樹皮為灰褐色,表面光滑,因附有菌或藻類,也有的生有綠色或白色斑紋。樹圍約30~40公分。木材為紅褐色,經常被用於建築或雕刻上,種子可以榨油。葉為長橢圓形,長約5~10公分,寬約3~6公分。先端尖凸,葉緣為細鋸齒狀。葉質厚,觸感硬。花期為11~12月或2~4月左右,在樹枝先端的葉腋處,綻開1~2朵大紅花,直徑約5公分,花瓣5片,雄蕊的下半部緊貼在一起,形狀像圓筒竹刷。果實球狀,直徑約2~2.5公分,成熟後崩裂,掉出2~3枚茶褐色的種子。

    ●株高  約5~15公尺
    ●分佈區域 1~3號路、蛇瀧
  • 旌節花 旌節花科
    旌節花
    旌節花 旌節花科
    生長在林緣及山林中。樹皮為暗褐色,成木縱生褶皺紋。當年生的樹枝為綠色或紅綠色,表面光亮。葉為卵形,長約6~12公分,寬約3~6公分,先端細長尖凸,葉緣為鋸齒狀。花期3~4月左右,雌雄異株,先開花,後長葉,花序長約4~10公分,垂生,上面著生數朵長約8公釐的吊鐘形小花,雄花為黃色,雌花為黃綠色。果實為橢圓形球狀,長約8公釐,7~10月左右由綠色漸漸變黃、成熟。果實可以代替「付子」(日文稱「五倍子」,鹽膚木的蟲癭)用作黑色染料,故取名日文得名「木五倍子」。

    ●株高  約3~5公尺
    ●分佈區域 1號路、5號路、裏高尾、奧高尾、南高尾
  • 瓜木 八角楓科
    瓜木
    瓜木 八角楓科

    生長於山地林內的落葉小喬木。葉子的形狀與瓜葉相似,故得名瓜木。樹皮為灰色,多皮孔,嫩枝上密生著綠色短毛。葉長約10~20公分,交錯互生於樹枝的兩側。邊緣有3~5個鈍鋸齒狀分裂,先端鈍尖。葉質薄,表面絨毛稀生,背面柔毛密被。花期5~6月左右,從葉子的跟杈處長出花序,吊生數個白色小花。花長約3~3.5公分,開放時,6枚花瓣向外反卷。雄蕊.12個,花藥黃色細長,長約3公分。果實橢圓形或球形,長約7~8公釐,成熟後為藍色。秋天,葉子變為黃色。


    ●株高  約3~4公尺

    ●分佈區域 2~3號路、5~6號路、稻荷山

  • 青木 山茱萸科
    青木
    青木 山茱萸科
    生長於山野林下的常綠灌木。幼樹樹皮綠色有光澤,表面生有灰褐色的細紋和橫裂的皮孔,成樹的樹皮表面為灰褐色,縱生淺裂。果實成熟後變成紅色,越冬,一直延續到次年的春天,所以人們常把它作為觀賞樹木,栽植在庭院內。另外,果實呈原本的白色,有「白果桃葉珊瑚」之稱,始發現於高尾山地區,明治41(1908)年命名。葉為長橢圓形,長約8~20公分,先端凸出,葉緣為粗鋸齒狀。花期3~5月左右,雌雄異株。花序開在上年生的樹枝先端,由無數紫褐色的小花聚集而成。果實為長橢圓形,長約1.5〜2公分,12月〜次年5月左右成熟。

    ●株高  約2~3公尺
    ●分佈區域   1~6號路、稻荷山、奧高尾
  • 青莢葉 山茱萸科
    青莢葉
    青莢葉 山茱萸科
    生長於山地間濕地溪谷旁林緣等潮濕處的落葉灌木。樹幹簇生,枝杈繁多。幼樹樹皮為亮綠色,表面光滑,有光澤,成樹樹皮為暗褐色。此特徵為花小,生於葉面中央的主脈上。看起來像小花乘著一葉偏舟,故日文名為「花筏」。葉為飽滿的橢圓形,長約6~12公分,葉緣為細長的鋸齒狀。花期5~6月左右,雌雄異株。葉片的主脈上,雌花一般只開一朵,雄花數朵簇生。花為淡綠色,直徑約5公釐。果實球狀,直徑約0.7~1公分,8~10月左右成熟,熟果為黑紫色,味甘,可食用。嫩葉可也以做天婦羅和涼拌菜。

    ●株高  約1~3公尺
    ●分佈區域  4號路、6號路、裏高尾
  • 燈檯樹 山茱萸科
    燈檯樹
    燈檯樹 山茱萸科
    通常生長於山地的落葉喬木。性喜濕地溪谷旁的潮濕地帶。樹圍約40~50公分。樹枝延伸,幾段重疊在一起,形成傘狀樹形,特徵明顯。樹皮為灰黑色,縱生淺裂細紋。木質白色,經常用它做日本木偶「木芥子」等民間藝術品。樹液多,特別是初春,甚至可折斷樹枝,所以日文名為「水木」。葉為飽滿的橢圓形,長約6~15公分,聚生於枝端。背面密生細毛,白色,像覆一層粉末。花期5~6月左右,枝端生一花序,由無數直徑7公釐的白色小花組成。果實球狀,直徑約7公釐,6~10月左右成熟,熟果為黑紫色。

    ●株高  約10~20公尺
    ●分佈區域  1~2號路、4號路、6號路、稻荷山、裏高尾
  • 棶木 山茱萸科
    棶木
    棶木 山茱萸科
    生長於山地潮濕地帶的落葉喬木。樹皮呈略帶灰色的綠色,幼年期時有縱向的條紋。成年後開裂,裂口較淺,樹圍約30公分。棶木是燈檯樹的近緣植物,且在三重縣熊野地區十分常見,而燈檯樹的日文名為「水木」,因此棶木在日文中得名「熊野水木」。植株形態與燈檯樹相似,不過棶木的葉片更細,開花也要晚1個月左右。葉長約6~15公分,寬約3~7公分,呈長橢圓形,在枝幹頂端集中生長,葉對生。前端尖銳,兩面有白色短毛。花期在6月~7月間,從枝條頂端長出花序上開出大量黃白色的花,直徑約7~8公釐。花期結束後結果,果實呈球形,直徑約5公釐。7月~10月左右成熟,成熟後果實呈黑紫色。

    ●株高 約8~12公尺
    ●分佈區域 1號路、5號路、稻荷山
  • 四照花 山茱萸科
    四照花
    四照花 山茱萸科
    生長於山地林內、草原等潮濕地帶的落葉喬木。幼樹樹皮呈灰色或褐色,表面光滑。隨著植株成長樹皮呈不規則脫落,成年後樹幹斑駁。葉長約4~12公分,呈廣卵形,在枝條頂端聚集生長。葉對生,前端尖銳,葉緣呈波浪狀,背面沿葉脈有絨毛。秋季葉片變為紅色。花期為6月~7月左右,由20~30朵小花組成球狀花序,周圍有4片白色的總苞片,如花瓣般展開。花形神似一位戴白色巫師帽的法師,因此在日文中得名「山法師」。花期結束後結果,果實呈球形,直徑約1~1.5公分。9~10月左右成熟,成熟後呈紅色,可食用,味道鮮美。

    ●株高 約5~10公尺
    ●分佈區域 1號路、稻荷山
  • 三葉杜鵑 杜鵑花科
    三葉杜鵑
    三葉杜鵑 杜鵑花科
    生長於丘陵到山地林內或多岩石裸露的地方,屬落葉灌木。樹枝先端3枚葉片輪生,故取名三葉杜鵑。樹皮灰黑色,表面光滑。嫩枝紅紫色,初期被生柔毛,後退落。葉為圓菱形,長約4~7公分,寬約2.5~5公分,先端尖凸,葉緣波紋狀,嫩葉內側捲曲,兩面生有腺毛,帶粘性,成葉無毛。秋天葉片變紅。花期4~5月左右,周圍的植物還沒發芽,本種鮮豔的紫紅色的花朵已綻放枝頭,十分顯眼。花朵直徑約3~4公分,花瓣5瓣開裂,雄蕊5支。果實長約0.7~1.2公分,圓柱形,7~9月左右成熟,裂開5瓣,露出種子。

    ●株高  約2~3公尺
    ●分佈區域 奧高尾
  • 山杜鵑 杜鵑花科
    山杜鵑
    山杜鵑 杜鵑花科
    生長於低山丘陵的林緣或草原上的半常綠灌木(樹葉四季常綠,但隨季節變化,樹葉會變少或變小,株高不足10公尺)。春季生發的葉子,到了秋季脫落。夏天生出的葉子,可越冬。樹皮呈灰黑色,表面光滑,成樹表面生縫隙、剝落。葉橢圓形,紙質,長約3~5公分,寬約1~3公分,兩面都生有褐色粗毛。夏葉比春葉小,長約1~2公分。花期4~5月左右,樹枝先端開1~3朵朱紅色或紅色的花朵,直徑約4~5公分,花瓣為5瓣開裂,內側綴有深色斑點。有一種山杜鵑變種開白色花朵,稱為「白山杜鵑」。果實長約8~13公釐,橢圓形,密生褐色短毛,8~10月左右成熟,開裂。

    ●株高  約1~4公尺
    ●分佈區域 奧高尾
  • 廬山梣 (丸葉青梻) 木樨科
    廬山梣 (丸葉青梻)
    廬山梣 (丸葉青梻) 木樨科
    生長於山地林緣等乾燥地帶的落葉喬木。樹皮呈暗灰色,表面光滑。嫩枝呈綠色,有絨毛,翌年變為灰色。葉長約10~20公分,由5~7片小葉1組,複葉對生。小葉長約5~12公分,呈廣卵形,葉緣常呈波浪形。花期在4月~5月左右,分雄株和雌株。在當年生長的枝條頂端、葉腋下長出圓錐狀的花序上開出數朵白色小花。花瓣細長,有4裂,長約6~7公釐。花期結束後結果,果實呈紅色,長約3公分,寬約4~5公釐,有翼,在果實末端有一顆種子。

    ●株高 約5~15公尺
    ●分佈區域 北高尾
  • 定家葛(日文) 夾竹桃科
    定家葛(日文)
    定家葛(日文) 夾竹桃科
    通常生長在山地林中,屬常绿攀援性木本植物。長出的莖稈上生有附著根(攀附在其他物體上,為了支撐枝葉,從莖生長出的根),常攀附在樹木或岩石上。粗莖的直徑為約8公分。葉橢圓形,長約3~7公分,觸感像皮革一樣微硬,有光澤。在樹枝先端或上部的葉腋處開數朵小花,直徑約2~3公分,芳香四溢。花瓣筒狀,先端5片開裂,螺旋狀扭曲綻開。開始為白色,後漸漸變為黃色。花期結束後,結出長約15~25公分細長的果實,像弓形垂生,成熟後縱向開裂,無數長約3公分的種子散落。種子上生有白毛,隨風飄散。名字來源於鐮倉時代的傳說,歌人藤原定家不能忘記愛上的人,而化身為此植物纏繞該人的墓上,因此取名「定家葛」。

    ●花期  5~6月左右
    ●株高  攀援性 
    ●分佈區域 1~4號路、奧高尾
  • 日本紫珠 馬鞭草科
    日本紫珠
    日本紫珠 馬鞭草科
    生長於平地或山地的林緣地帶的落葉灌木。樹皮為淡灰色,表面光滑,老樹樹表縱向開裂剝落。果實紫色,光滑鮮豔,經常作為觀賞植物,種植在庭院內,因果實的顏色而得名。但園藝用的多是另一種叫小紫珠的馬鞭草科植物。葉為橢圓形,先端尖凸,長約6~13公分,背面零星布有黃色腺點,葉緣為尖細的鋸齒狀。花期6~8月左右,由葉腋處長出花序,綴生數朵淡紫色小花,直徑約4公釐,頂端4片開裂,水準綻開,伸出4根長長的雄蕊。果實球狀,直徑約3~4公釐,秋季成熟。

    ●株高  約2~3公尺
    ●分佈區域 稻荷山 、奧高尾
  • 山鶯藤 鶯神楽 忍冬科
    山鶯藤 鶯神楽
    山鶯藤 鶯神楽 忍冬科
    生長於山地日照良好的林緣或林內等,屬落葉灌木。枝杈多,枝葉茂盛。樹皮為黑褐色,老樹的樹表縱向開裂剝落,嫩枝為紅棕色,葉為卵圓形,長約3~6公分,寬約2~4公分,相對互生。兩面都不生柔毛,但背面略帶白色。花期4~5月左右,當年生新枝的葉腋處長出約1~2公分的花柄,花柄上1~2朵淡紅色小花下垂開放,細筒喇叭狀,長約1~1.5公分,先端5瓣開裂,水準展開,長出的雌蕊突出。果實為橢圓形,長約1~1.5公分,6月成熟,果紅色,香甜可食用。

    ●株高  約2~3公尺
    ●分佈區域 1號路、稻荷山
  • 衝羽根空木 忍冬科
    衝羽根空木
    衝羽根空木 忍冬科
    生長於山地的林緣及林內等日照良好地區,屬落葉灌木。枝杈多,枝葉茂盛。幼樹樹皮為紅褐色,成樹樹皮為灰褐色,並生有不規則的裂縫,剝落。葉長約2~5公分,廣圓形,葉緣為粗鋸齒狀。花期5~6月左右,在當年生短樹枝的先端上,綻放2朵淡黃色小花,花長約2~2.7公分,中間鼓起,呈吊鐘型,尖端5瓣開裂,內側綴有橙色斑點。果實長約8~14公釐,棒狀,先端殘留5片萼片,形狀像螺旋槳,也像羽毛毽子上的羽毛,故日文名為「衝羽根空木」。果實9~11月左右成熟,隨風飄散。

    ●株高  約1.5~2公尺
    ●分佈區域 5號路 、奧高尾
  • 雪球莢蒾 忍冬科
    雪球莢蒾
    雪球莢蒾 忍冬科
    生長於山地林緣、沿河一帶等潮濕地區的落葉灌木。枝條水準伸展,嫩枝呈褐色有絨毛。樹皮光滑,呈灰黑色,有稀疏的皮孔。葉長約2~12公分,呈廣橢圓形,前端尖銳。背面葉脈上生有大量絨毛,葉緣有鋒利的鋸齒。花期在5月~6月之間,從枝條頂端長出花序上開大量米色兩性花,花直徑約5~6公釐,花序外側為大型瓣狀萼,直徑約3~4公分。因花朵形態看似雪球,又多分佈在灌木叢中而得名。日文則以其形似草叢中的「手毬」而命名為「藪毛毬」。果實長約5~7公釐,呈橢圓形,8月~10月期間果實開始成熟,顏色變紅,完全成熟時呈黑色。

    ●株高 約2~6公尺
    ●分佈區域 北高尾
  • 莢蒾 忍冬科
    莢蒾
    莢蒾 忍冬科
    生長於山地林緣等日照良好地帶的落葉灌木。樹皮光滑,呈灰褐色,有稀疏的皮孔。植株成年後形成較細的裂口,枝幹較粗,直徑可達4公分左右。葉長約6~14公分,寬約3~13公分,呈圓形,前端尖銳,葉緣有較淺鋸齒。葉片兩面有絨毛,背面有醒目的腺點。花期在5月~6月左右,從枝條頂端長出花序,直徑約6~10公分,花序上開大量白色小花,花直徑約5~8公釐,花瓣前端5裂,開花時完全展開,有較長的雄蕊。果實長約6公釐,呈橢圓形,9月~11月期間變紅,冬季來臨時果實表面覆蓋一層薄薄的白霜,味甜,可供食用。

    ●株高 約2~4公尺
    ●分佈區域 4號路、稻荷山、奧高尾
  • 金銀花 忍冬科
    金銀花
    金銀花 忍冬科
    生長於山野路邊旁等的半落葉攀援性灌木。枝條很長,常有側枝。樹皮呈灰褐色,成年植株有縱向裂口,嫩枝上有大量較粗的絨毛。因為花中含有大量花蜜,經常被昆蟲吸食,因此在日本也被稱為「吸葛」。葉長約3~7公分,寬約1~3公分,呈長橢圓形,尖端圓潤。背面有大量絨毛,過冬時葉片朝內捲曲。花期在5月~6月之間,在枝頭頂端的葉腋下開花,一次2朵,氣味甘甜。花長約3~4公分,呈管狀,前端分上下2片,上部的花瓣4裂。花開放初期呈白色或稍帶紅色,不久後變為黃色。果實直徑約5~6公分,呈球形,在9月~12月期間成熟,成熟後果實變為黑色。

    ●株高 攀援性木本
    ●分佈區域 奧高尾
  • 高野帚菊 菊科
    高野帚菊
    高野帚菊 菊科
    常見於山地日照良好的乾燥林內,屬落葉小灌木,根部生出很多枝幹,枝葉繁茂。樹枝為灰褐色,較細,遍生短毛。以前,高野山地區的人們,把這個樹枝紥起來,代替竹掃帚,故取名「高野帚」。花期為9~11月左右,在當年生的樹枝先端,開一朵朵的白花,一朵大花是由約13朵直徑1公分左右的小花聚集而成。花瓣先端深裂為5瓣,向外彎曲。一年生的葉子長約2~5公分,圓形,交錯互生在樹枝兩側。在前一年生的枝節處,也簇生3~4片細長的葉子。葉片表面都生有短毛,葉緣為淺鋸齒狀(葉緣像鋸齒一樣呈凸凹不平的裂狀)。

    ●株高  約0.6~1公尺
    ●分佈區域 5號路、稻荷山、奧高尾
  • 問荊 木賊科
    問荊
    問荊 木賊科
    生長於日照良好的堤防及山野的蕨類植物。除了孢子之外,同時靠地下莖繁殖,因此多為群生。產生孢子的孢子莖為筆頭菜。兩者合起來就稱作問荊。植株呈淡褐色。3月左右開始破土而出,頂端有多層包裹式孢子囊。當筆頭菜開始枯萎時,問荊開始生長。問荊藉由一種莖葉一體的營養莖,產生光合作用來製造養分。莖稈呈綠色,令人想起柔軟的杉樹葉。筆頭菜在孢子囊成熟之前,可炒熟或涼拌供食用。

    ●季節  3月~9月左右
    ●株高 約10~15公分(筆頭菜) 約10~40公分(問荊)
    ●分佈區域 1號路、奧高尾
  • 大花蕨 瓶爾小草科
    大花蕨
    大花蕨 瓶爾小草科
    生長於丘陵地及山地林內等土壤肥沃處,屬夏季枯萎冬季生長的蕨類植物。秋季從葉柄長出營養葉(產生光合作用的葉子)和花莖狀的孢子葉(生產孢子),兩種葉分別生長。營養葉長約10~20公分。羽片頂端尖銳,葉緣有鋒利的鋸齒。葉片觸感柔軟,呈綠色或茶色。最底端的羽葉最大,越往上葉片也越來越細長。形態看似大陰地蕨和紅陰地蕨。大花蕨的營養葉頂端尖銳,莖、葉柄、葉軸上都長有細毛,可藉由此一特徵加以區分。孢子囊在10月~11月期間成熟。

    ●季節  10~3月左右
    ●株高 約30~50公分
    ●分佈區域 奧高尾
  • 紫萁 紫萁科
    紫萁
    紫萁 紫萁科
    生長於丘陵地及山地林內或草地等,屬冬季枯萎、夏季生長的蕨類植物。性喜濕地,通常生長在濕地溪谷旁及小溪附近。幼葉呈捲曲狀,有絨毛。其外形看似日本古代的錢幣,故日文名音近「錢卷」。另外,機械齒輪中的「錢卷發條」也是由於其形狀近似這種植物而得名。作為一種野菜而廣為人知,但主要食用其營養葉的嫰葉,孢子葉因為太硬而無法食用。營養葉長約50公分,呈黃綠色,十分柔軟,葉緣有鋸齒。透過亮光可以看到平行的葉脈。孢子葉呈棒狀,孢子成熟後由綠色變成褐色。入夏後枯萎。

    ●季節  4~9月左右
    ●株高 約50公分~1公尺
    ●分佈區域 裏高尾、奧高尾
  • 蕨菜 鳳尾蕨科
    蕨菜
    蕨菜 鳳尾蕨科
    生長於丘陵地及山地日照良好的草地或居住區附近。屬冬季枯萎、夏季生長的蕨類植物。根莖水平橫向生長,因此多為群生。和紫萁相同,其捲曲狀如拳頭般的嫰葉,能夠作為野菜食用。但需注意若未去澀便逕食,會出現中毒症狀。另外,它的根莖裡頭可以提取用於製作蕨粉的澱粉,以製作日式點心。葉長50~70公分,小葉呈羽狀排列形成羽狀複葉,也有較深的羽狀裂口。底部的羽片,整體呈三角形或五角形。觸感偏硬,沒有光澤,背面長有軟毛,沿著緣長有孢子囊群。

    ●季節  4~9月左右
    ●株高 約1~2公尺
    ●分佈區域 奧高尾
  • 掌葉鐵線蕨 鐵線蕨科
    掌葉鐵線蕨
    掌葉鐵線蕨 鐵線蕨科
    生長於丘陵地、山地林緣和懸崖等氣溫較低處,屬冬季枯萎、夏季生長的蕨類植物。從一片葉柄發散式生長出大量葉片,因其葉排列結構看似孔雀開屏,故日文得名「孔雀蕨」。莖稈在土中匍匐生長,有稀疏的鱗片葉。葉柄細長而堅硬,呈紫紅色。葉長約15~25公分,葉片展開後寬度可達30公分。葉片呈鮮綠色、觸感柔軟,背面葉緣頂端長有數個半月形孢子囊群。新芽有時呈淡紅色,遠看似花。其近緣植物鐵線蕨在花市作為觀賞植物出售,掌葉鐵線蕨在部分地區也被視為觀賞植物。

    ●季節  5月~9月左右
    ●株高 約30~60公分
    ●分佈區域 6號路
  • 大葉鳳尾蕨草 鳳尾蕨科
    大葉鳳尾蕨草
    大葉鳳尾蕨草 鳳尾蕨科
    生長於丘陵地及山地林內,是四季常綠的蕨類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營養葉和生產孢子的孢子葉。因其葉片較近緣植物鳳尾蕨草更大而得名。但大葉鳳尾蕨草的葉軸平整而無突出部分,可透過這些特徵加以區分。葉柄下端呈褐色,寬約1.5~3公分,長有6~14片的細長小葉。整體長度可達20~60公分,最底端的葉片長度約16公分。營養葉的葉柄上長有稀疏的絨毛,質地柔軟。葉緣呈波浪狀,有細小鋸齒。孢子葉垂直生長,較高,寬約1~1.5公分,相較下營養葉則略顯細小,背面沿葉緣生有一排線狀的孢子囊群。

    ●季節  1月~12月左右
    ●葉長 約20~60公分 
    ●分佈區域 3號路、5~6號路
  • 戟葉耳蕨 鱗毛蕨科
    戟葉耳蕨
    戟葉耳蕨 鱗毛蕨科
    生長於山地幽暗林緣及林中的潮濕地帶,是夏季或全年生長的常綠蕨類植物。最底端的2片羽片特別長,整體形狀呈十字形,因此日文名叫「十文字羊齒」。根莖和葉柄上生有密集的鱗片葉,呈褐色。其幼芽在去除鱗片葉後可涼拌或製成天婦羅供食用。葉柄長約15~35公分,羽片上的小葉長約3~5公分,呈鐮刀狀彎曲。整體長度可達60公分左右。葉的背面有圓形孢子囊群,沿著葉軸分散生長。孢子囊群被保護孢子囊的包膜所包裹,葉緣有不規則鋸齒。孢子在初夏成熟,比其他蕨類植物的成熟期要早。

    ●季節 1月~12月左右
    ●葉長 約30~60公分
    ●分布區域 裏高尾
  • 東方狗脊蕨 烏毛蕨科
    東方狗脊蕨
    東方狗脊蕨 烏毛蕨科
    生長於山地間日照良好的山崖等處,是四季常綠的蕨類植物。除了孢子外,還可透過無性芽(從母體脫落長出新芽的器官)繁殖,因此在日文中得名「子持羊齒」,即「帶子羊齒」。無性芽長於孢子囊群之間或末端,夏秋兩季葉面會長出大量葉芽。不久後葉芽脫離母體,在土壤中生根後成長為新的植株。葉柄長約30~60公分,整體可長達30公分~2公尺,葉經常呈下垂狀。葉片厚實,觸感堅硬,略有光澤,小葉的葉緣有鋸齒。葉片背面被孢膜包起來的孢子囊群,長約2~5公釐,沿著葉軸和名為「中助」的葉脈上排列。

    ●季節 1月~12月左右
    ●葉長 約30公分~2公尺
    ●分布區域 裏高尾
  • 團扇蕨 膜蕨科
    團扇蕨
    團扇蕨 膜蕨科
    生長於山地林內的濕地,是四季常綠的蕨類植物。日文名為「團扇苔」,雖然帶有「苔」的字,但實際上屬於蕨類,經常群生於岩石、樹幹上等。根莖猶如鋼針一般尖細,長有大量黑色絨毛。根莖匍匐生長,像地毯似地在地面蔓延。葉片多呈圓形,但也有呈心形的變異品種,直徑在1~2公分左右。葉緣呈不規則狀裂開,酷似手掌。日文名的由來,是因為外形看似圓扇,故得名。葉柄呈線狀,長1公分左右。葉片非常薄,可透光。吊鐘形的胞膜生於葉腋下的短柄尖端,裡面長有大量孢子囊,形成孢子囊群。

    ●季節 1月~12月左右
    ●株高 約1~2公分
    ●分布區域 6號路
  • 瓦韋 水龍骨科
    瓦韋
    瓦韋 水龍骨科
    生長於居住區周圍的石牆頭、長有苔蘚的古樹上等,是四季常綠的蕨類植物。日文名「軒忍」,源於它過去通常生長在茅草屋的屋簷下。根莖很短,末端有鱗片葉。莖稈橫向生長,通過長出大量鬚根來繁殖。葉子如柳葉般細長,長約12~30公分,從根部大量密生。葉片表面呈黃綠色,色彩明亮,但背面顏色較淡。觸感猶如皮革般堅韌,葉片質地厚實且耐寒。在乾燥季節葉片從左右兩邊向中間捲曲,等待濕潤。在葉背片的上半部分長有2排孢子囊群,直徑在3公釐左右。

    ●季節 1月~12月左右
    ●株高 約10~30公分
    ●分佈區域 1號路、奧高尾
  • 伏石厥 水龍骨科
    伏石厥
    伏石厥 水龍骨科
    常見於山地間的四季常綠蕨類植物。喜歡生長在樹幹、岩石上等潮濕處。根莖較細長,匍匐生長。具光合作用的營養葉和生產孢子的孢子葉。營養葉直徑約1~2公分,呈圓形或橢圓形,葉柄較短,在物體上匐匍生長。葉片包含水分,厚實有光澤,十分耐乾。日文名為「豆蕨」,源於其葉片狀小,且看似豆子。孢子葉長約5~6公分,細長,形似刮刀,生長於營養葉之間。葉尖端稍稍向內捲曲,背面生有大量褐色的孢子囊群。

    ●季節 1月~12月左右
    ●株高 約5~6公分
    ●分佈區域 1號路、6號路
  • 鞭枝懸蘚 蔓蘚科
    鞭枝懸蘚
    鞭枝懸蘚 蔓蘚科
    生長於山地間濕地溪谷旁樹木背陰處的枝上,並往下垂,屬苔蘚植物。多見於千葉縣清澄山,故在日文中得名「清澄苔」。莖稈生長在樹枝表面,呈不規則生成,長約10~20公分。莖末端的葉長約2~2.5公釐,呈橢圓形,葉尖端的葉緣有不起眼的小鋸齒。下垂的葉片尖端成細絲狀。植株顏色亮綠且十分鮮豔,有綢緞般的光澤。分雌雄株,莖稈末端偶爾長有3公釐左右的蒴(帶有蓋子且內含孢子的器官),呈圓筒形。蒴上長有形似鳥喙狀的凸起。

    ●季節 1月~12月左右
    ●株高 10~20公分
    ●分布區域 6號路
※來自takao手法應用程序山的引用
もっと見る 閉じる